不少药品并无确切的疗效,但销售却比较火爆,利润也十分丰厚,原因仅是这些药品敢于铺天盖地打广告,通过这种方式抢占市场份额。既然“重销售轻研发”可以成为获取暴利的捷径,部分药企难免会争相效仿,把主要精力放到销售环节。
□罗志华
一批广告“神药”近期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14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中,超过40家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突破30%,最高者达到66%。其中,不少药企的广告费开支在1亿元以上,超过自身的研发费用。业内人士认为,肩负治病救人责任的医药行业,只有根治“重销售、轻研发病”,才能为百姓贡献更多的新药、好药。(4月24日新华网)
再节俭的人,有病就得治,药品不能省。因此,只要药品的产量不过剩,药企理应“有女不愁嫁”。但市场的表现刚好相反,药品不管产量多少,很少有不为销路操心的,不少药企甚至愿意花大价钱搞促销,不惜把收入的大头拱手让人,一副“愁嫁”的样子。药企之所以念歪药品市场的生意经,与当前药品市场的整体氛围不无关系。
首先,当药品的品质不佳时,就希望用促销来掩盖短板和稳定销量。国内原研药较少,部分仿制药的效果也远逊于国外同类产品。一些药只是改一改剂型,换一换包装,就谓之创新,内容不变形式变,很难受到市场的青睐。品质不佳,若再不提升促销力度,销路就会受到影响。轻研发和重销售,两者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轻研发是因,重销售是果。
其次,市场的逆淘汰现象,对药企形成了反向激励。不少药品并无确切的疗效,但销售却比较火爆,利润也十分丰厚,原因仅是这些药品敢于铺天盖地打广告,通过这种方式抢占市场份额。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近期就有莎普爱思等几种药都遵循这一模式赚得盆满钵满。既然“重销售轻研发”可以成为获取暴利的捷径,部分药企难免会争相效仿,把主要精力放到销售环节。
再次,药品领域的商业贿赂仍然残存,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当前虽然医院普遍取消了药品加成,并对医药代表的活动进行了严格限制,但会议促销、暗扣、返利等现象仍然存在。医生开处方的笔,对药品的销量构成很大的影响,当竞争对手通过种种手段去影响医院和医生时,不这样做的药企反而难以立足,甚至有被逆淘汰出局的风险。
可见,要想扭转药企“重销售轻研发”这一趋势,就应该对药品领域的商业贿赂进一步给予重拳打击,并通过“两票制”等规则限缩商业贿赂的操作空间。此外,还要强化对药品广告的监管,让“仅靠打广告就能赚大钱”的营销模式难以为继。做好了这些基础性工作,就会形成靠质量取胜的正面导向,重研发的药企就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