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国际时装周的T台上,他如少年般健步而上,绿红花棉袄,雪白长须发,仙风道骨。玩得兴起,他甩掉棉袄,露出一身健美的肌肉,惊呆了众人,爆红全国。这一红,红到了现在。
他是王德顺,一个82岁的中国少年。24岁做了话剧演员,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投身造型哑剧,50岁开始健身,57岁创造“活雕塑”表演艺术,65岁学习骑马,70岁练出8块腹肌,79岁走红T台……
王德顺,1936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家境贫寒,兄弟姐妹又多,七八岁的王德顺就知道了生活的艰辛,想减轻家里的负担。每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时候,他都要沿着铁道线捡煤块。
只读了5年书,为了养家糊口,王德顺辍学了。他先去了电车公司当售票员,几年后入伍,在军工厂修枪炮。那时,沈阳工人文化宫办了各种学习班,精力旺盛的王德顺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丰富的职工业余文化活动,挖掘出他天生的文艺才华。
上世纪50年代,沈阳的职工会演特别多,王德顺尤其喜欢看话剧。看得多了,他记住了台词,就和同事们自导自演起来。一部叫《小王的星期》的独幕话剧,被他们模仿得惟妙惟肖,后来还参加了沈阳市职工文艺汇报演出,获得一等奖。积累了演出经验又获了奖,王德顺有了底气,有了自信。恰逢沈阳军区话剧团招生,他报了名参加考试,一看考官们都是电影中、舞台上才能见到的大明星、大导演,他可来了劲,考试中的形体、朗诵、小品科目,都发挥得洒脱且自如。不久,王德顺成为沈阳军区话剧团的一名话剧演员。1970年,复员后被分配到长春话剧院。
1981年,由奥地利哑剧艺术家詹米·美尔肖主演的《车站惜别》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演,王德顺的妻子、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赵爱娟看了这场哑剧后,立刻给在长春的丈夫打电话说:“你必须要看这部剧。”“那是一种启示,一下让我开了窍。”王德顺说。几年后,他和妻子一起编排出《暮年》《生命》《死神》等十几个哑剧节目,构建出一系列完整的“造型哑剧”。
1985年,王德顺为了推广他的哑剧艺术,决定放弃长春话剧院的工作,一家四口举家进京。初来北京,王德顺一家借住在一个朋友家里。有一天,借宿的人家来了朋友,他们只能背着大包小包,流落街头,王德顺第一次感觉到“活不下去了”。
上天总是厚待勇于追梦的人。隔天晚上,德国使馆工作人员审看了王德顺一家人的哑剧表演,被他们的精彩表演深深折服,盛情邀请王德顺一家参加第十二届科隆国际哑剧节。演出当晚,王德顺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下演出感受:“我一连谢了十次幕,这是我一生之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王德顺说:“你有多大的能量,你来到人间,你要释放多大的能量。”为了释放能量,他和夫人赵爱娟一起又创造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活雕塑。王德顺涂上油彩扮成雕塑,“真雕像不动,你动,就产生感情变化,就有了故事。”他创作的活雕塑被载入了《图片百年中国史》一书。这本书记录了从1894年到1994年的图片中国,第一页的内容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最后一页是“1994年王德顺活雕塑”。
今年82岁的王德顺,每天雷打不动坚持健身,“演哑剧必须有舞蹈演员的形体,我从48岁开始每天练习压腿、踢腿;57岁开始我演‘活雕塑’,每天到健身房练肌肉,几乎没有一天停下。”
不拍戏的休闲时光,王德顺常陪着孙女在小区里玩。他喜欢小孩,和孩子们嬉戏时,他没有了舞台上的霸气和刚毅。此时的王德顺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随性且亲和。
细细算来,王德顺开启的每一段人生,似乎都比别人晚,但老人以切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任何时候起步都不算晚。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