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时评 » 正文

全球报道:中国半导体产业“道阻且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7  来源:环球网
核心提示:《日本时报》5月6日文章,原题: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像样的半导体? 商业大亨马云说要为中国制造国产半导体。这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长

《日本时报》5月6日文章,原题: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像样的半导体? 商业大亨马云说要为中国制造国产半导体。这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长期目标。由于最近美国对一些科技出口的控制,如今这变得更为重要。问题是,中国经历几十年失利后能否最终克服挑战。

半导体是电子产品的基础构件,应用于从手机到超级计算机服务器的一切东西。中国早就掌握了用别处生产的半导体制造成品的本领,但充其量只是组装而已。中国想要成为产品和创意的原创者,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汽车等前沿产业。为此,中国需要自己的半导体。
但挑战可不小。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芯片市场,但国内使用的半导体只有16%是国产。中国每年进口芯片约2000亿美元——超过石油进口。为发展本土芯片产业,政府给相关企业减税,并计划投资多达320亿美元,希望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领军世界。

中国最早的半导体是1956年生产的,当时这门技术在美国问世不久。上世纪70年代中国重新开放商业时,官员们很快认识到半导体是未来市场经济中的关键部分。
但几乎从一开始就存在障碍。中国政府早期的想法包括引入日本过时的二手半导体生产线。但由于官僚主义、出货延迟和中国制造的芯片缺少用户,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从零打造芯片产业在付出高昂的代价后止步不前。
另一劣势是缺乏资本。几十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致富的途径,它吸引了企业家和官方的投资。相比之下,制造半导体需要动辄几十亿先期投入,可能10年或更久才能见效。2016年单是英特尔公司研发投入就达127亿美元。鲜有中国企业有这等财力或经验能进行这种理性投资。中央规划者通常也抵触那种有风险、远见的投资。
中国似乎已认识到这个问题,2000年以来,从补贴半导体研发、生产转向进行股权投资,希望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但资金分配仍存在问题。近年来政府一直推动对半导体工厂的投资,其中许多缺乏足够技术。而那些最终开工的又很可能导致存储芯片过量,给国内产业带来资金问题。
或许中国面临的最大长期挑战是技术获取。尽管北京希望从零开始打造本土芯片产业,但最好的产品仍落后美国一两代。一个合理办法是从美企购买技术或与之结成伙伴关系。这也是日韩尖端企业走的路。但中国没法那样做。中国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常因安全原因遭否决。日韩等也对中方收购采取类似严审。
尽管存在种种阻碍,近年来中国其实已取得长足进展。中国一些企业为手机和其他技术产品设计半导体,然后把生产外包给外国工厂。同时,中国对相关工厂大笔投资,为管理者、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关键经验。这一切不会带来捷径,但或许成为一个中国耗费半个世纪仍未能建成的产业的构成要素。(作者亚当·明特,乔恒译)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