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北京会晤了中国国家领导人之后,25日到访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这是默克尔实现最新连任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她作为德国总理第11次访问中国。
德国和欧洲舆论对默克尔此次访华的期待很高,希望她与中国领导人能在伊核问题以及贸易问题上就来自华盛顿的挑战做出回应。特朗普政府不久前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以及美国将驻以色列使馆迁往耶路撒冷等都震动了欧洲,华盛顿对欧盟的强硬贸易政策又让柏林首当其冲,默克尔需要来自北京的支持。
默克尔与习近平主席的会见和与李克强总理的会谈非常富有成效,达成广泛共识。但是升级中德关系,使之帮助双方共同应对国际挑战,并让两国各自的外交从中更多受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德关系有很多头绪,这些头绪与德国的多元现实相互作用,导致德方社会的对华态度非常复杂。
首先,德国与中国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中德贸易增长很快,过去10年,德国对华出口额翻了两番多,双边贸易额涨了一倍多,2017年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中国是德国汽车的全球第一大销售市场,在不断扩容的中国市场中争取最佳表现对德国经济保持强大至关重要。
由于德国是欧元区经济的最大引擎,且是对美贸易大顺差国,德美关系中竞争的一面一直比较突出。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有利于巩固德国在华盛顿面前的经济和政治自主,扩大德国扮演欧洲强国角色的战略空间。
然而德国与中国的关系有着西方国家对华关系非常普遍的瓶颈,那就是政治以及价值观造成的牵制。德国视自己为西方体系的一员,除了喜欢在人权问题上挑话题外,还对中国模式抱有警惕。这让它既想通过深入的对华合作来促进本国发展,又担心这个过程进一步帮助了中国崛起,使得中国模式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由于上述原因,中德关系总体看上去发展稳定。中国已是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的最大贸易伙伴,同时德国的一些力量在人权领域对中国发难又是欧盟中最活跃的。在经贸问题上,柏林乐见华盛顿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对华施压,又想在维护自由、公平的多边贸易体制方面得到中国的支持,柏林在中美、中西的诸多问题上不断摇摆。
德国需要跳出对这个世界的传统认识,正视全球化时代不断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现实。世界不再是阵营化的,利益和立场的错综交织现象越来越普遍,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社会的内在结构。德国需要客观、求实地对所有这些变化做出回应。
中国是巨大、且在继续蓬勃发展的市场,它对德国充满了善意,并且愿意在WTO规则下与德国将双边贸易越做越大。中国的市场规模注定要超过美国,而且中国市场更加友好,这预示了中德合作十分光明的前景。
中德关系必须在超越意识形态和全球地缘政治负面影响方面形成更大的突破。西方的价值观不应成为中德关系无形的天花板,中德合作需要挣脱冷战思维所带来的束缚力。
不能不说,中德关系今后的步子能迈多大,走多远,主要取决于德方的思想解放能否较其他西方国家先行一步。我们期待,曾向世界贡献了一批哲学大师的德国社会最终将证明自己非等闲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