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涪陵河长制升级版:让偷排偷倒难以遁形
实施库长制河库警长制 启动智慧河长监管系统
涪陵河长制升级版:让偷排偷倒难以遁形
向河道偷排偷倒污水要遭视频监控、乱扔乱倒垃圾会被警察追查,就连过去管理不太严格的水库和山坪塘,也有专人管理了……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从涪陵区获悉,随着该区大力打造“河长制”升级版,陆续实施“库长制”、“河库警长制”以及启动“智慧河长”监管系统,该区对河库的监管治理体系更趋完善,违法违规者再难漏网了。
大力推行“库长制”,像保护河流一样保护水库
龙泉水库是涪陵区蔺市镇的一座小(二)型水库,以前,虽然也进行了多次污染物清理等工作,但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实施‘河长制’的初衷是要保护好水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好水库和山坪塘与保护好河流一样,都具有重要意义。”涪陵区河长办李敏说,我市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分布各地的水库和山坪塘大多肩负着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的重任,且水库大多自净能力差,容易遭到污染破坏,因此,加强对水库和山坪塘的监管显得更加紧迫。
我市在实施“河长制”的过程中,虽然水库也被纳入河长的管理范围内,但由于考核机制、治理措施等主要针对河流,使得对水库、山坪塘的管理和整治,难免出现疏漏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7年5月,涪陵区在“河长制”基础上,探索推行了区、乡镇街道、村社三级“库长制”。其中,29座小(一)型及以上水库,由区领导担任库长,小(二)型水库由乡镇街道领导分别担任库长,其余山坪塘则由村社干部分别任库长。
实施“库长制”后,组织制定“一库一策”方案,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水库治理保护打下基础,每座水库和山坪塘的管理责任落实得更细,相关的管理、治理措施也更具体。
龙泉水库的环境随后发生了大变样。该水库的库长专门制定了一个涵盖划定保护红线范围、控源截污、库底清淤、面源污染防治等在内的系统整治保护方案。今年,涪陵区按照该治理方案投入100余万元对龙泉水库进行了污染整治和生态修复,使水库水质稳定达到了Ⅲ类标准,彻底改善了水库及周边环境。
建立三级“河库警长”体系,迅速打击涉水违法行为
在“河长制”实施过程中,不少地方遇到了难题:对已经发生的涉水违法违规行为,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追查和处理能力。
曾经有人在一处山坪塘乱倒垃圾,该区环保局相关人员接到举报后赶往事发地,却没有找到违规人员,最后只得自掏腰包对垃圾进行了清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涉水违法行为的震慑和打击力度,去年起,涪陵区整合公安力量,创新性建立三级“河库警长”体系。在区级层面,由区公安局局长担任全区河库总警长和长江涪陵段河库警长,区公安局政委担任乌江涪陵段河库警长,区公安局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区级重要河流、水库警长;在镇街层面,河库所在乡镇派出所所长,担任对应的河库警长;在防区层面,派出所的责任民警,为该防区对应河库的警长。
目前,涪陵区共落实各级河库警长97名,实现了与各级河长、库长体系的全对接、河库的全覆盖,并通过开展河长、库长、警长的交叉巡河巡库工作,增强了对涉水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017年6月,在江北街道的来龙河边,一村民在河岸倾倒垃圾,大量的废铁架、塑料模特、碎玻璃、石膏板等,散落在来龙河岸坡上,不少塑料模特还顺着河流漂到下游。
河长和警长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后,立即上报,并成立了调查小组,仅仅半天时间,就通过公安的刑侦手段,利用现场遗弃的一张销售发票,锁定了行为人。
最终,该行为人接受了罚款处罚,并自己租车对垃圾进行了清理。这在周边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启动“智慧河长”监管系统,加强监测预警和指挥调度
如今,保护好河流、水库等已经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但仍然有部分人存在侥幸心理,偷排偷倒、乱占乱建等行为仍时有发生。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事前监管?涪陵依托高科技手段,率先建起“智慧河长”监管系统。
“该系统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对水域及岸线进行全方位监控。”李敏介绍,该系统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整合了公安、水务、环保、农业、海事、港航等多个部门的监测网络,通过高清视频、无人机、无人艇、水质在线监测等,可实时可视化监控水位、水量、水质及取水、排污、采砂、捕捞、岸线、保洁等状况。
今年5月9日,一名村级河长在巡河时发现,长江南沱段河面上有大量油污,疑似有船舶偷排,该河长立即通过“智慧河长”系统将这一情况进行了反映。海事部门接到处理指令后,立即派人前往查看,发现确实为船舶所排油污,但偷排船舶早已不知所踪。
调查人员立即运用“智慧河长”系统,查看事发前该水域的视频,迅速锁定了偷排船舶和当前所在位置,海事部门根据线索找到了肇事船舶,对其进行了严厉处罚。整个事件处理前后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除了视频监控外,“智慧河长”系统还能实现许多其他功能。例如建立河库多维信息资源库,实现管理要素、河库档案管理数字化、形象化;建立综合查询分析系统,可辅助各级河长进行决策;建立统一管理调度系统,实现河长制各业务单位的统一指挥和科学高效处置等等。
本报记者 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