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湖北就业援藏援疆的故事:人的力量在心上
奶奶泪眼婆娑,依依不舍地说:“非要去内地工作吗?”
孙女达娃央宗忽闪着大眼睛:“您看广场大屏幕上播放的次仁旦珍姐姐的故事,她在湖北不是挺好的吗?”
作别家乡青藏高原,达娃央宗来到东湖之滨,成为武汉市公安局东湖风景区分局的一名警察。
6月25日,省人社厅召开就业援藏工作座谈会,达娃央宗见到了她一直念叨的次仁旦珍姐姐。
近年来,我省以促进就业、人才培训、智力援助等为着力点,探索建立援藏援疆工作长效机制,取得良好成效。省人社厅先后在全国人社系统援藏工作会、促进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上,作交流发言。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百余位西藏新疆学生在鄂就业
秦汉雄风、唐宋文明、康乾之治,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多民族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对口支援项目和资金,不能用钱砸形象,而是要着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
就业援藏援疆,人财物是保障——
省人社厅成立了厅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处室及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援藏援疆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从省本级就业资金中安排专项对口援藏援疆资金,支持当地人社部门开展就业培训和项目建设。比如,将山南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纳入省援藏项目规划,总投资1000万元。
拓宽就业渠道,建好平台是关键——
省人社厅每年赴西藏、新疆开展定向招聘,每次征集不少于20个事业单位岗位、100个国企岗位,定向招聘西藏籍,博州、兵团五师籍高校毕业生来我省就业。
对个别来鄂就业愿望强烈的高校毕业生,根据本人专业情况,省人社厅协调、发函落实接收单位。
7年来,我省累计提供2100多个优质岗位,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市、工作条件较好的事业单位和电力、电信、铁路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共计吸纳西藏籍高校毕业生70余人,博州、兵团五师籍高校毕业生30余名在鄂就业。
双语公务员、“三支一扶”等——
更多通道带你拥抱荆楚
6月25日的交流会上,次仁旦珍用标准的普通话发言:“我曾在华中农业大学上学,毕业后回到了西藏,但一直希望能再到湖北闯一闯。”
得知湖北到西藏开展定向招聘,她高兴地报了名。2014年,她终于圆梦了,成为省农科院的一员。
起初,家人担心她“水土不服”,每天给她打电话询问情况。单位专门给她分了两室一厅的宿舍,对她生活上照顾、工作上关心,次仁旦珍并没有感到不适应。现在,她已在武汉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两人通过努力,在三环内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也有了自己的私家车。
为了彻底打消父母的顾虑,2016年,次仁旦珍把母亲、妹妹接到武汉小住了一段时间,带他们看长江、游东湖。“母亲第一次坐飞机、高铁、地铁、轮船,两位亲家也正式见了面。”次仁旦珍说,母亲看到她在武汉生活幸福,终于放心了。
2016年7月,次仁旦珍的女儿出生了,汉语小名叫“莎莎”,藏语小名叫“格桑”,“我的汉族婆婆常常喊她‘小格桑’,我妈妈有时候会喊她‘莎莎’。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我更能轻装上阵、好好工作。”
听了次仁旦珍的讲述,达娃央宗感同身受。
去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开始在西藏招录藏汉双语公务员。达娃央宗由此来到湖北,她说,来了后,领导、同事都非常关心她,工作之余,大家一起聚餐、游玩都会叫上她,生活过得很充实。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省在较短时间内征集14个职位,位居援藏省市前列,受到国家公务员局肯定。最终,我省录用了12名双语公务员,是援藏省市中完成招录计划最多的省份。
2018年,我省对报考“三支一扶”计划新疆籍大学生笔试成绩加3分,目前已有12名新疆籍学生享受加分优惠政策。下一步,我省还将探索在该项目中拿出一定岗位定向招聘藏籍高校毕业生。
民族团结是人与人的团结——
一个岗位就是一个交流交融的火种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
光谷步行街上,一家阿拉伯风情的清真餐厅格外醒目。店主是来自新疆的“90后”姑娘苏比努尔·艾力肯。2015年,她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选择自己创业开饭店。这个餐厅别具一格,受到众多在武汉的中东朋友青睐,也成了武汉中东留学生的聚会乐园。2015年,该项目获得我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优胜奖,苏比努尔·艾力肯得到12万元无偿资助。
日常交流中,苏比努尔·艾力肯也在多个场合鼓励新疆在鄂学生发挥优势,在第二家乡发展、扎根,她说她就是“维楚女儿”。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邓曾恭卡教师,2016年参加了湖北省就业援藏考试,成功应聘了该校学生工作管理处职位。
“我在江苏读了7年内地班,受到汉族老师和同学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想把这种爱回馈给我的学生。”邓曾恭卡说。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土家族、苗族、藏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学生。除了当531名藏族学生的专职辅导员,邓曾恭卡还负责全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为避免各民族学生各抱各的团、各走各的圈,邓曾恭卡组织策划民族团结歌舞晚会、茶话会等,将民族团结工作搞得风生水起。
一个岗位,就是一个民族交流交融的火种。
近年来,省人社厅先后选派多名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赴山南、博州挂职,并接收当地人社系统干部来我省挂职。同时,累计投入经费100余万元,为山南举办了干部人才培训班,培训各类人才150余人。投入400余万元,为博州、兵团五师举办了人社系统业务、电子商务、医疗卫生、农牧业、就业创业等31期培训班,培训各类干部人才1028人。
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带着对民族地区的深厚感情,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切实把就业援藏援疆这个民生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全媒记者 陈会君 通讯员 马丽 韩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