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转折性趋势开始显现
今年上半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发展环境,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同期、好于预期”,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看待半年“成绩单”?如何打好“下半场”?本报今日起刊发“透视半年‘成绩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又到年中,我省交出“好于计划、好于同期、好于预期”的半年经济“成绩单”,超出预期。
更令人关注的是,细看“成绩单”就会发现,湖北经济开始显现出具有转折性意义的趋势、变化。
扭转持续单向下行趋势
今年上半年,我省GDP增长7.8%,高于一季度增速0.2%,超出了今年经济增长7.6%的计划,超出了此前7.6%的增长预期。考虑到可比价格因素,这一增速也超出去年同期的7.8%。
这已经是我省连续6个季度保持在7.5%-8%的区间内。这显示出,我省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的预期区间之内,既无大起更无大落,这种“稳”的态势,成为我省经济极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如同人的血压血象等数据,用电量、货运量等被视为“诊断”经济形势的重要先行指标,显示着湖北经济持续稳中向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1.1%、7.3%和10.4%,较一季度分别提高0.1、4.2和0.3个百分点。中欧班列(武汉)班列数和标箱数分别增长47.7%和40.4%。
今天的投资,明天的GDP。在全国投资增速普遍高开低走的形势下,我省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10.5%,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止住了下滑势头。13个市州投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工业投资持续回升,同比增长14.7%,连续7个月高于全省投资增速;民间投资连续4个月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体现制造业景气指数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8%,较5月份环比提高0.3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扩张区间。
当时光的日历翻进2018年时,我们还在忧虑:全国经济已在合理区间双向波动,东部及沿海一些经济总量大省如江苏浙江广东抢占先机,转型升级走在前面,经济增长再拾强劲增长态势,而我省单向放缓的状况还在持续。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传递更有价值的信号:经济增速从一季度的7.6%到上半年的7.8%,经济增长扭转了近些年来我省经济形势持续单向下行趋势,双向波动开始显现。
结构优化悄然升级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察形辨势,才能精准发力。
细读“半年成绩单”,会发现一个明显变化——“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步伐加快。
一批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企业落地湖北,一批新产业“无中生有”。
武汉市四个国家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在建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电信业务总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6.5%、61%、23.6%。
一批传统产业“有中生新”,加速升级改造。在“万企万亿技改工程”的强力助推下,我省提速“存量变革”。十堰持续推进整车专用化,驰田新型渣土车、东风特专轻量化厢式车、帕菲特清障车等新车型领跑细分市场。
省经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增长28.9%,较上年同期加快9.1个百分点。
这些变化,指向我省正在奋力前行的方向:持续升级产业结构。
上半年,我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高出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与“互联网+”相关的信息服务业增长率达20.3%。而在影响未来“成绩单”的投资中,上半年高技术投资同比增长32.7%,环比提高6.5个百分点,显示我省经济要素与资源,正在日益向高新技术领域集中。
“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加大湖北动能结构引擎转换的“油门”。以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印刷电路板为代表的“四新经济”活力四射,上半年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70.5%、22.9%、132.3%;网络直播、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一片繁荣,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39.8%。
转折性变化正在发生
从7.6%到7.8%,看似不多的0.2个百分点,蕴含着了不起的变化。
统计专家从这些变化中发现,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性变化正在发生——
税收增长模式悄然变化。代表“真金白银”的税收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成为财政增长的主导模式。上半年,全省75.4%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地方税收,比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87%的增量来源于地方税收,比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15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质量同比提升,这显示出,我省的财政收入增长模式,开始由非税拉动为主向税收拉动为主、由土地类税收拉动为主向主体税种拉动为主,实现“两个良性转变”。
“这表明经济增长的韧性更强了,而这样的韧性又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省发改委分析。
工业主营成本低于全国。过去,我省工业企业主营收入成本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这一显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首次低于全国。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84.44元,同比下降0.53元,低于全国0.05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更“赚钱”了。1至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7%,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主营收入利润率为6.39%,同比提高0.48个百分点,超过全国0.03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最高水平。
企业杠杆率、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5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1.9%,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4.7个百分点,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底板”日益牢固。
经济“含绿量”提升,环境颜值更好。1至5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74.9%,较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预计增长5%,低于全部规上工业2.7个百分点。
各方数据、现象正在拼出这样的新图景:我省经济,正在稳步向高质量迈进。(记者 廖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