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提到浙江,你会马上想到什么?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经济发达?知名互联网企业?创新活力?还是“一带一路”的开放前沿?也有人提到浙江就会说起这里政府部门办事效率高,老百姓生活满意度高,还有人会对浙江的青山绿水和秀美乡村流连忘返。2016年和2017年,浙江的经济总量已经与世界排名第十八位的荷兰相当,人均GDP达到1.36万美元。浙江的经济发展已经迈入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的轨道。是什么让浙江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发展的活力,同时不断换挡升级?
今天的浙江,一边是繁忙的中欧班列徐徐从义乌开出;另一边是两百多公里外,宁波舟山港的“中远海运宇宙”轮即将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起航南下。
一边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产业集群;另一边是梦想小镇、基金小镇等一个个特色小镇集聚创业梦想,培育创新潜力。一边是高耗能、高污染不断向高科技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另一边是生态优势成为推动浙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
其实,15年前,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也一直保持着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WTO更是为民营经济活跃的浙江带来了新的契机,2002年,全省经济增长12.6%,2003年达到14.7%,是增速最快的时期,但当时的人们提起浙江却是另一种说法。
时任浙江省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郭占恒说:“谈起浙江,就是你们浙江经济非常发达,然后就是你们的鞋子、袜子、矿泉水产量比较大。”
不仅产业结构层次低,当时浙江增长方式粗放,以高耗能、高污染、低小散的劳动密集型为主。老百姓有句话,叫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
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察觉到了经济高速增长背后逐渐暴露出的问题,七、八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细致调研、深入思考。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了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这就是“八八战略”。这八个优势包括:体制机制、区位、特色产业、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山海资源、社会环境和人文优势。八项举措是分别针对这八个优势提出的落实方法。
郭占恒认为:“实际上他到浙江工作以后,就开始谋划浙江如何推进新发展,他进行了思考,进行了创新性的、开拓性的实践。他既看到浙江的优势,也看到了浙江的短板。习书记在思考和实践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针对浙江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为浙江当前的发展、今后的发展、未来的发展,他下了一盘大棋。”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每个工作日,宁波杭州湾新区都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来自世界各地10万上班族,每天都会把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各大交通主干道挤得满满当当。
吉利汽车、上海大众等等,如今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已经聚集了300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然而15年前,这里并不是现在的样子。
以前,这里全都是漂染厂。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胡小庆说,这个地方可以说是脏乱差、污水横流。
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谢建明说,“八八战略”提出来之后,要发展块状经济,低小散这些产业已经不适应发展。
几年时间,宁波杭州湾新区一边关停200多家低小散漂染厂,一边拿出110亩土地规划了39家企业的漂印染产业园。在当时,面对17公里外纺织行业发达的慈溪,发展漂染产业是不错的选择。然而简单的升级改造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14年,产业园旁边的句章江,江水发黄发黑。
谢建明说:“它们的发展,不可能有增量,同时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整个产业往下走的趋势,要淘汰。”
“八八战略”中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打造“绿色浙江”。
思路明确后,一年时间,园区内39家漂印染企业全部搬迁,如今成为聚集了复旦科创园、吉利动力研究院、宁波精雕等高新技术企业的众创园区。
在浙江,很多地方都发生着这样的改变。“腾笼换鸟”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有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善。坚持绿色发展,是关于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
这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蓝图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在义乌铁路西站,几乎每天都有满载足球、国旗、吉祥物等世界杯产品的义新欧专列,从这里出发前往俄罗斯。
这得益于浙江从2011年开始努力推动的改革成果。作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义乌经国家口岸办公室批准,成为浙江省唯一的铁路临时对外开放口岸,这项改革打破了义乌进出口产品只能依赖沿海沿边和空港口岸转关的局限,具备了国际物流集散中心的功能。
2003年,“八八战略”中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那时候,刚刚入市两年的中国正在拥抱国际市场带来的种种机遇,义乌也不例外,已经是国内最大小商品市场的义乌迎来了一批批的外国客商,但他们却有点招架不住。
义乌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徐剑说:“因为我们的外商,实际上类似于我们国内的个体户,我们形象地叫他洋个体。洋个体是不能开户的,他委托他的翻译,或者是他的工作人员开户。实际上这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金额大了,总会有风险的产生。”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先后12次前往义乌调研,在他的推动下,浙江启动了第四轮强县扩权试点,义乌被一次性赋予了13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徐剑说:“那个时候,突然义乌就井喷了。”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改革步伐也在加大,如今在义乌80%以上的出口商品处理单据的周期不到1小时,97.5%以上的小额小批量法检商品,企业申报到出证所需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义乌的开放与改革是浙江的一个缩影。浙江放眼看世界,从产品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再到模式走出去,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高地。从2002年到2017年,浙江的出口从294亿美元增至2869亿美元,年均增长16.4%,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三。
今天的义乌,沿着“八八战略”中提出的举措,开始寻找新的增长机遇。
徐剑表示:“在贯彻‘一带一路’战略的同时,实际上我们正在贯彻长江经济带战略。我们想做一个黄金辅道,就是第二条道,为广大的长江沿线的这些省份的中小企业,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展示自己产品的一个窗口。”
这是持续不断向改革要动力的蓝图
浙江省从2016年开始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这是一项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一年多的时间,这项改革在浙江的实现率已经达到87.9%,群众的满意度达到94.7%。
在“八八战略”中,第一条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表面上看起来是为百姓服务、为企业办事提高了效率,这背后撬动的是部门之间打破信息孤岛和原有的利益格局藩篱,是体制机制运行的深度改革。
浙江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处处长蕫继鸿表示,通过一种创新的管理,服务的理念,一种全新的权力运行机制,来更好地解决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比如“最多跑一次”的理念,给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便利。营商环境好了,自然而然,整个经济的活力就上来了。
这种活力是显而易见的。在杭州余杭区的“梦想小镇”,集结着一大批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整个国家的创新增长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浙江的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的活力是吸引他们落户这里的最大原因。
2017年,浙江“三新”经济增加值约1.25万亿元,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7.1%。到2017年底,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市场主体达到近600万户,是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
15年的时间,浙江省的发展始终坚守着“八八战略”的指导原则和方向,浙江全省GDP和人均GDP增长达到4倍以上,在全国1.1%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国6.2%的经济总量,发展成果遍及城乡海岛,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成就万千美丽乡村,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和33年位居全国第一,城乡收入差距全国最小。
15年前,在总结浙江经济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了指导浙江发展的“八八战略”,今天的浙江,“八八战略”已经成为发展的总钥匙,而反观浙江这15年对“八八战略”的实践,能够看到,这一战略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和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有着精神上的契合,也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