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锻造“风骨”为文明“铸魂”
“通过在社区成立‘谭淑章道德讲堂’‘陈美荣调解工作室’‘吴慧珍家风工作室’等载体,引导社区居民知礼明德,民风向善。”8月16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万盛社区主任李维珍说,如今邻里纠纷少了,谦恭礼让多了。
近年来,大武口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选树典型引导,加强教育感化,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向纵深迈进,不断为城市文明“铸魂”。
该区建立领导包街道、单位包社区、干部包片区、居民群众包楼院的“四包”责任制,落实环境综合整治日、“门前五包”责任制,实施标准化、格式化、网格化管理,6年来共督导检查1800余次,督促办理事项5200项。“创城不但为老百姓解决了一揽子民生难事,也大大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大武口区文明办负责人说。
城市文明从一点一滴做起。大武口区在全区率先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和见框停车专项治理行动,累计处罚并曝光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为6200余起。“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寻找文明市民”等10项行动,让文明成为市民的一种自觉行动。
“坚持常年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的评选活动,涌现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周淑琴,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谭淑章家庭等一批先进典型。”大武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娟介绍,该区先后评选出170余名文明先进个人,真正让榜样力量充“满格”,精神价值装“满仓”。
组织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开展文明礼仪讲座上百场次,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九大文明”行动,打造道德模范、文明诚信等示范街路23个,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示范公园和示范社区17个……一系列以提升市民素质为主旨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了大武口区每一个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家庭,形成“文明创建,人人参与”的良好风尚。
“理事会给村上红事定的标准是6菜2汤,每桌不超过150元。白事定的标准是4菜1汤,不超过50元。近2年共办理红白事78起,为村民节约资金近30万元。”大武口区星海镇富民村红白理事会长郝正华说。截至目前,该区在12个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章程》《红白理事流程》,下发红白事登记表,并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为倡导和谐民风注入徐徐清风。
“大武口区雷锋车队成立半年来,志愿者由60余人增加到110人,免费接送考生、孤寡老人、孕妇等500余人次。”车队负责人何霞说,大武口区对志愿服务和社区公益创投项目推行项目化运作,助力志愿服务品牌在基层遍地开花。
爱心敲门、银龄倍爱、银发互助……志愿服务团队成为辖区独居、空巢、高龄以及残疾老人不可或缺的“生活能量”。目前大武口区共建立志愿者队伍194支,注册志愿者50984人,组织志愿活动3.8万余次,志愿服务累计超过150万小时。
在一次次文明洗礼和构建文明“风向标”中,大武口区精神文明创建不仅打造了城市的“筋”与“骨”,培育了城市的“灵”与“魂”,更凝聚了城市的“血”与“肉”,带来的是城市品质和文明素质的持续提升。(记者 蒲利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