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世界机器人大会KOB全球机器人格斗比赛上,两辆参赛机器人激烈对撞。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本报记者 潘福达 实习生 吴家康
机器人之间要是展开一场“火拼”的话,观赏精彩程度和紧张激烈氛围丝毫不亚于人类的体育竞赛——来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观战的观众一定对此深有体会。昨天,机器人大会的全球机器人格斗大赛、脑控机器人大赛等比赛环节进入高潮。或刀光剑影间铁甲闪转腾挪直面碰撞,或斗智斗勇展开无声较量以巧取胜,机器人在赛场上频频“过招”,让观众一饱眼福、大呼过瘾。
最热血
铁甲碰撞“燃”爆全场
“妈妈,我要看机器人‘打架’!”上午9时,在亦创国际会展中心D展馆,一位小朋友在机器人格斗展区前走不动道儿,一句话逗得周围的人笑得前仰后合。离KOB全球机器人格斗比赛还有一个半小时,聚集在此的人越来越多,现场播放的机器人格斗比赛视频片段,让很多观众看入了迷。
比赛在昨天进入了淘汰赛的关键阶段,最终将决出16强。首场比赛就颇有看头:在全封闭的比赛舱内,一边是小巧灵活的机器人“毒蛇”,它用前置横转装置击打对手;另一边是轮胎硕大的“铁公鸡”,靠机械臂“啄”对方。
“双方准备好了吗?比赛开始!”主持人一声令下,期待已久的观众顿时安静下来,屏住了呼吸。观众席上的100多个座位被观众坐得满满当当,甚至比赛舱旁也有人贴着防弹玻璃欣赏。
场地的地面上,还有电锯轮、坑、障碍等陷阱,机器人不仅要及时躲避,还要在3分钟内击败对手。一开始,两个机器人都处于试探阶段,“毒蛇”首先发起攻击,吐出高速旋转的芯子迅速靠近对方,“铁公鸡”立马绊了个踉跄,观众席传来一阵惊呼。“铁公鸡”稳住阵脚后毫不示弱,挥舞着机械臂随手就是一记重击,还直接碾过了对方。电光火石间,铁甲激烈的碰撞产生一阵火花,让不少观众看得目瞪口呆。
一旁的选手区,操控遥控器的选手们紧张操作,队友根据场上局势随时提供战术参考。一场比赛跌宕起伏,“铁公鸡”最终险胜,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全程不断。
最“烧脑”
凭“意念”开展无声较量
另一个展馆的BCI(脑-机接口技术)脑控机器人大赛却上演着一场无声的战斗。
电脑屏幕上整齐排列着36个字母,还有不断闪烁的白色条纹和红框干扰。屏幕前,选手眼珠一动不动,死死盯着其中一个字母。
在随机字母拼写项目中,选手戴的头盔可以感测脑电波,目不转睛盯着屏幕上的字母,电脑通过脑电波的变化就能够打出意想中的字母。
“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打得又快又准。”现场的技术人员介绍:“任何一个不经意的走神都可能会导致打错字母。”
“我们希望通过比赛可以促进脑控技术向健康养老、医疗康复等应用领域推广,帮助严重运动障碍患者实现与外界的交流能力。”赛事工作人员介绍,这次脑控机器人大赛以“助残康复”为主题,赛事设置脑控打字、运动想象、脑控成果展示、任务征集四个项目,竞赛的官方比赛数据将作为我国脑-机接口领域现阶段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全程保留记录。
最实用
端盘子倒水比人更稳
在共融机器人挑战赛上,北京理工大学的展位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紧紧围住。机器人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不同形状部件拼装成的木块,它伸出双手,灵活地拆卸和拼装。当起“服务员”来,机器人丝毫不含糊,不仅可以轻松向杯子里倒水,还能稳稳地端住盘子,盘子上笔直摞着的六个小木块也几乎纹丝不动。
什么是“共融机器人”?工作人员说,它是一种可以与作业环境、人和其它机器人自然交互的机器人,同时它能自主适应复杂动态环境并协同作业。在地震救灾等复杂场景中,共融机器人就能大显身手了。
比赛现场,在模拟的废墟场上,机器人在瓦砾间穿梭,开展指定的“搜救”任务;另一片“智能工厂”的装配场地,考验的则是机器人的装配作业能力,它们要完成柔性控制、双臂协同、自主避障、安全作业等难关。
最青春:
小选手征战“世界杯”
青少年设计竞赛比赛现场,成了年轻小选手们欢乐的海洋。
“哔”,随着一声哨响,一场3V3足球赛开始了,在电脑控制下,六个机器人准确捕捉场上足球运动轨迹,并随之做出动作调整。防守、对抗,眼看着“足球”直奔球门,“守门员”一扑而上来了个精彩抢救。“拿住球!”“注意守门!”场下教练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大声指挥,小选手们聚精会神地在电脑前操作,努力认真的模样让一旁观战的家长不时拍照。
相比足球赛的热闹,旁边的任务赛就安静多了。小选手凝神盯着机器人,视线不敢离开半秒,手上一刻不停歇,一直在微调机器人的位置和速度。通过障碍物、推送相应数字木块、狭窄空间取出木块……多数小选手操作一气呵成,任务完成后,有的选手按捺不住兴奋之情,还蹦起来和教练击掌。
据了解,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大赛板块分为脑控类、共融机器人类、青少年机器人设计类、机器人格斗类等赛事。经过全国各大赛区历时数月的严格选拔,1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多支参赛团队、40000多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他们将在北京一决高下,展示他们的作品与前沿技术。本周末,机器人大会的各项赛事将决出最后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