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然人,法人、团体……武汉民间湖长如何行动?
8月8日至31日,武汉面向全市中小学征集首批15名“小湖长”。
7月24日,武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化河湖长制推进“三长联动”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引导和发动民间河湖长共同参与监督与治理,力争武汉市每个重点水体都有1名至2名志愿者担任民间河湖长。
民间湖长,有自然人,也有法人、团体,他们如何行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走访。
企业河湖长:转变生产方式
7月12日,蔡甸区为汉江蔡甸段选配了10名企业河湖长,发起成立“汉江保护基金”。企业家现场捐赠20万元。用于河湖保护宣传、技术交流、对涉河湖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和对河湖保护个人表彰。10个企业名称、企业河长姓名和职务、所包干的汉江蔡甸段10段堤防的桩号和堤长,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2017年12月,蔡甸区将后官湖3个子湖的管理权移交蔡甸区生态集团,要求确保湖水三类水质,有关部门定期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考核。今年4月,蔡甸区生态集团投资建成后官湖湖泊绿道管理中心,聘请11名专职管理员,兼顾绿道和湖泊岸线管理。成立3个月,组织2000余人次进行湖面垃圾清除,清除水面垃圾300吨,为环湖97处排污口建档管理,逐一设置警示牌,协调规范了3个超标排放的排污口。
“推行‘企业河湖长’,给企业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根植绿色环保理念,将倒逼工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蔡甸区水务局副局长吴国松说。
“加入‘企业河湖长’后,我们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更强了。企业正在制定更为严格的废水、废气、废物排放标准。”蔡甸企业家协会会长邱大力说。
社会组织河湖长:立足调查监督
8月7日,爱我百湖协会志愿者来到沙湖港,施工人员正在河中铺网拦截水面漂浮物。
沙湖港虽然还未施工完成,但是大体的轮廓已呈现,密密的草皮,河岸已无人为垃圾可寻。“眼看着我们守护的河流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志愿者王苗说。
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于2010年发起,2016年11月正式注册成立,一直坚持做独立调查,获一手数据,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
7月15日,爱我百湖巡湖志愿者发现西赛湖整治工程未见到公示牌、未见规划图、未见效果图及道路施工的渣土有滑入到湖中的风险,立即协调西赛湖街、村级湖长、黄陂区水务局工作人员等来到现场。西赛湖街级湖长认真记录问题,表示会将有关公示牌、规划图对社会进行公开,加强对施工道路的企业监管,防止施工渣土入湖。
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说,社会组织队伍稳定、专业性强、独立性强,还具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其参与民间河湖长,对政府行为有了监督可能。
学生社团河湖长:传承环保理念
3月22日,来自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的近百名青年志愿者来到江岸区鲩子湖宝岛公园,开展巡湖护湖活动,在此设立江城第二个“青春护水驿站”。宣布,今年由5支志愿服务队伍分三个阶段开展护水活动:3月至4月对滠水河、府环河、黄孝河、塔子湖、鲩子湖进行调研取样;5月至10月结合取样报告,针对河湖各自特点开展高效、科学、有序的志愿服务活动;11月至12月对全年开展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和相关成果。
7月9日至7月18日,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常青队”5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赴蔡甸华林村、姚家林等5个乡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环保志愿服务。“常青队”志愿者们利用本系专业特色,记录农田施肥情况及周围环境状况,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同时,采集村民排放的生活用水以及后官湖水样,对其化学指标进行专业检测,并对当地村民和中小学生普及环保知识。
“学生社团,具有传承性,其成员有激情,有热情,有影响力。一批又一批学生通过加入社团当上民间河湖长,可带动更多身边人关注河湖治理。”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团委书记严丽萍说。(记者 汤炜玮 通讯员 黄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