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天外来客”来沪安家 我国首次完整回收陨石坑

   2018-08-26 人民网950
核心提示:原标题:“天外来客”来沪安家 我国首次完整回收陨石坑“曼桂一号陨石”及陨石坑。 张驰 摄6月1日21时45分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

原标题:“天外来客”来沪安家 我国首次完整回收陨石坑

“曼桂一号陨石”及陨石坑。 张驰 摄

6月1日21时45分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上空出现一个火球,划过夜空后发出雷鸣般声响。昨天下午,这场陨石雨中最大的两块主体陨石“曼桂一号陨石”“曼桂二号陨石”现身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一同现身的还有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完整回收的主体陨石坑,这是我国首次完整回收的陨石坑。上海天文馆开馆后,它们都将与公众见面,述说“天外来客”的故事。

“捕猎”成功后通风报信

6月1日晚,西双版纳发生目击陨石事件后,有10年经验的上海“陨石猎人”张勃连夜制订“捕猎”计划。6月7日,勐遮镇曼桂村村民玉香怀在上山采茶路上,无意中看到一个碗大的洞。她伸手一掏,发现了一块陨石。这就是重1228克的“曼桂一号陨石”。

张勃先买到的是“曼桂二号陨石”。它重717克,是勐遮镇曼朗村村民岩先生6月5日发现的。购入“曼桂二号陨石”近半个月后,张勃与玉香怀进行了一次长谈,终于获得“曼桂一号陨石”。

“捕猎”成功后,张勃做了两件事。一是联系知名陨石专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伟彪,将西双版纳陨石样品快递到紫金山天文台,请他研究。二是联系上海天文馆陨石征集项目负责人,建议该馆回收“曼桂一号陨石”形成的陨石坑。

留有5亿年前撞击证据

据介绍,今年6月1日光临地球的西双版纳陨石的类型是“普通球粒陨石L6”,内部有球粒结构,其化学成分与太阳光球的成分一致。这场陨石雨的母体来自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可能是一颗直径约200公里的小行星,约5亿年前受撞击后裂解。之所以做此推测,是因为陨石断面上分布着丰富的黑色熔融脉,部分熔融脉贯穿整个陨石断面,是陨石母体小行星在太空中强烈碰撞后留下的证据。实验室检测显示,黑色熔融脉的历史已有5亿年。

据悉,在建的上海天文馆是目前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有望2020年底基本建成。

(责编:严远、轩召强)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