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106公顷的凉水河一期景观提升工程日前完工,在亦庄生活和工作的市民多了个好去处。
本报记者 陈强摄
暑热渐消,北京迎来了最美的季节。北起南五环凉水河桥,南至开发区荣昌西街桥,占地106公顷的凉水河一期景观提升工程日前完工。凉水河两岸长度11公里的绿道和景观,共同组成的亦庄新城滨水森林公园,将成为开发区居民和企业员工绝佳的休闲场所。
本报讯(记者 陈强)昨天下午,一场秋雨过后,记者来到凉水河边,站在用透水沥青铺设的步道上远望,一片郁郁葱葱:白色的大滨菊、紫色的千屈菜、金色的金光菊,还有绿油油的嫩草,蓝天白云下,宽4.5米的红色骑行道仿佛一条彩练,随着微地形的起伏,将这一切串联起来,风景美如画。
“现在,亦庄居民家门口也有了天然氧吧。”亦庄开发区基建办主任魏建环说,公园绿化率已经达到了90%,乔木种植密度为30株/亩,植物种类近百种,“两岸的居民,出家门就进森林。这个工程,是年初制定的开发区为居民和企业拟办实事之一。”
从今年4月初动工,到8月底建成开放,工程为何能进展如此之快?魏建环说,秘密是尽可能多的利用凉水河两岸原有的地形和植物,他指着蜿蜒伸向远方的骑行道告诉记者,河岸本身就具有起伏,在上面修建骑行道,不仅减小了工程量,还能增加市民的骑行乐趣,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在修建过程中,也通过路线绕行的方式,尽可能避免移栽原生乔木。在骑行道与步行道之间,则建有下凹式绿地和雨水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全部用于植被的灌溉。
把106公顷的土地统一进行景观提升,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开发区基建办的做法是,合理利用再生资源。魏建环介绍,在修建骑行道的过程中,就使用了5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再生渣土来做底层基础,而骑行道两侧的路缘石,则全部使用了近年来开发区道路改造中替换下来的废旧花岗岩路缘石,使得建筑废料得到了循环利用。
全长11公里的绿道,沿途设置了3个驿站。这些驿站,颇具人性化。这里的座椅是太阳能座椅,骑行累了不仅可以在此休息,还能通过座椅上的插口为手机充电,甚至还能通过蓝牙连接上座椅上的音响,“整个公园,现在全部实现了WiFi覆盖,居民可以在此免费上网。”设计师程芳说,座椅旁的太阳能垃圾桶十分智能,居民手持垃圾靠近投放口,垃圾桶将自动打开,垃圾将要装满后,还会自动压缩垃圾的体积。像这样的座椅和垃圾箱,在整个公园里,分别有25个和22个,分布在人群容易集中的区域。
沿河骑行,几乎每隔100米就会看到太阳能灯杆上有个小按钮,旁边还有喇叭和摄像头。魏建环告诉记者,这是紧急呼救装置,总共有120个。“市民在休闲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就可以按这个按钮,河岸上的指挥中心就能接到信号,并第一时间确定地点展开救助。”而安装在各个路灯上的摄像头,则实现了公园内的视频监控全覆盖。不仅如此,基建办还安装了一枚森林防火摄像头,利用热感技术,在高点24小时监测106公顷范围内的火情。
魏建环介绍,下一步,开发区范围内的凉水河二期、通惠排干渠、蓄滞洪区景观绿道工程也将陆续开工,让亦庄更加宜居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