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立志做大事 不要立志做大官
“时至今日,竟然还收到华为武汉研究所的招聘邀请电话。对大城市,我早就没想法了,乡镇的舞台很广阔……”
8月24日中午,宜城90后选调生吕鹏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后,他的不少研究生同学留言询问近况。
“不做‘温室花’,基层‘墩墩苗’。”吕鹏统一回复。
吕鹏的选择代表了部分基层年轻干部的心声。
年轻干部应当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又该树立怎样的事业观、价值观?
宜城市400多名年轻干部用实践作答。
心中有明灯,脚下有方向
吕鹏所在的流水镇是宜城农业重镇,镇长黄锋是华中农业大学博士,2013年通过“招硕引博”政策来到宜城。
“我是农村长大的,又学的农学专业,如果连我都不愿回农村,还能指望谁来振兴乡村?”
面对家人的不解,黄锋义无反顾。
宜城市张开双臂,给了黄锋最大的支持。
先安排在新型城镇化办公室研究组,2016年,又提拔黄锋为小河镇党委副书记,全力支持他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园。
“宜城大虾远近闻名,但本地却不产虾,小河镇水域丰富,常年种水稻,能否尝试虾稻共作?”黄锋大胆设想。
祖祖辈辈都没干过的事,几个毛孩子能干成?
“放手让年轻人去闯!”面对质疑,宜城市政府态度鲜明。
改进排水系统、种植虾草……冬天,在田埂上设计管网,夏天,在稻田里观察虾洞,一张脸晒得黝黑,手上也磨出了老茧,黄锋却很开心,“这下,村民对我放心了。”
当年收益,次年盈利。如今,流水镇、小河镇“虾稻共作”面积分别达到3000亩。襄阳也开始在全市农村推广“虾稻共作”项目。
“啥叫优秀年轻干部?能一心一意抓项目,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就是好干部。”在小河镇发展龙虾项目的湖北隆峡公司负责人桂波涛说。
“理想信念是什么?从宏观上是共产主义,从中观上说是为人民服务,从微观上讲,就是把党的方针政策,具体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去。”黄锋说,“作为基层公务员,我为这个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心中有明灯,脚下有方向。吕鹏说,每天晚上看到镇长办公室还亮着灯,就觉得心里踏实,“跟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工作,有劲。”
骑着摩托车,奔跑在乡间的路上,吕鹏踌躇满志,“现在,惠农政策很多,农村发展最大的瓶颈不是资金,而是好的发展思路和规划。”
自身努力,不要自我设计
80后大学生郑伟的宜城职业生涯从“敲门招商”开始。
绿皮车,轰隆隆一夜到达浙江。下车,公厕里洗把脸,直奔工业园区。
常吃闭门羹,常坐冷板凳,郑伟心里也有不少酸楚。“在最该奋斗的年龄,以苦为乐,选择磨砺。”耳边响起了入职之初市委领导的谈心,郑伟心里又亮堂起来。
一年半下来,郑伟和同伴积累了厚厚一沓浙江工业园区产业报告。赴市经信局机械电子办工作,再也没有什么困难能把他的信心打倒。
到企业协调项目,上门3次没见到董事长,那就去第4次。
高质量发展怎么办?一家家企业跑,拿出“一企一策”服务方案。
“向企业家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郑伟说,他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很满意,从没想过职务怎么晋升、该到哪里“镀金”。
今年初,与郑伟同年考到宜城的陈珊提任市司法局局长,在郑伟心里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陈珊曾在招商局、经信局工作,2015年到郑集镇任副镇长,负责信访维稳等工作。直接面对矛盾纠纷,对这位刚出校门不久的女性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上任之初,镇里正在推进武当湖“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项目整体承包给一家企业,施工过程中,突然几位农民站出来,称自己也有承包权,阻挠项目施工。
“我是副镇长,有情况跟我反映!你们说有承包权,能拿出分包合同吗?”瘦小的陈珊站在水库边,态度坚定。
找规划部门拿到水库的原始图纸,挨家挨户上门,认定分包事宜,协调补偿金。
不到10天,事情圆满解决。村民们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
“年轻干部成长,要靠自身努力,不要自我设计。”宜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军介绍,该市坚持转变观念“大胆用”、把握时机“适时用”、发挥特长“合理用”,为年轻干部打造干事创业的平台。
把事做精,把官做淡
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十余年,同学们有的成了创业带头人,有的做了公司高管,有的在省直机关工作。
潜江小伙蒋代刚一直在宜城,兜兜转转几个乡镇,操心村民的庄稼,惦记村口的石灰窑。
“87天,炸了45座石灰窑,环保督查顺利达标,还没给财政增加一分钱负担。”说起担任板桥店镇党委书记的这项“政绩”,蒋代刚打开了话匣子,“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非法占用耕地林地,这些石灰窑早该拆了。”
45座窑,涉及25家老板,除了上门宣讲法律、要求限期拆除,蒋代刚还帮他们谋划出路。愿意继续做石灰石生意的,动员他们联合成立股份制公司,引进现代化环保生产线。想转行的,介绍他们到果品批发市场做生意、跑运输。
以前的板桥店镇,十天有九天雾霾,车子开过,漫天灰尘。如今,蓝天白云,青草依依。
“这种成就感,超过任何金钱和物质的享受。”蒋代刚说,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把事做精,把官看淡,一直是他的信条。
和蒋代刚秉持同样信条的,还有80后扶贫办主任陈鹏飞。
从政府办的“材料匠”到参与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陈鹏飞坦言更加充实。2016年,经过历练的陈鹏飞被派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除了开会之外,陈鹏飞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
刘猴镇黄金村的单身汉谭大庆,整日在街上打麻将,无所事事,90多岁的老父亲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要发展致富项目,没本钱不行,申请小额扶贫贷,银行因为谭父年龄太大拒绝了。陈鹏飞以自己的名义担保,争取到贷款。
如今,谭大庆养鸡种梨,生活越来越有奔头。“陈主任,到家里来吃中饭吧!”每次见到陈鹏飞,谭大庆总是热情邀请。
陈鹏飞摆摆手,心里却甜丝丝的,“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记者 刘娜 通讯员 张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