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告: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上升至全球第13位

   2018-09-15 人民网12270
核心提示: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丁亦鑫)13日,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发布《2018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丁亦鑫)13日,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发布《2018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报告指出,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总量优势正向人均优势转变,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3位,接近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全球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是反映不同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质量与竞争能力方面的重要工具。据了解,本次报告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2018-2022年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研究制定工作,重点考察和评估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程度、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明显提升,从2000年的全球排名32位提升到2018年的13位,上升了19个位次,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一大步,是所有被评估国家提升速度最快的国家。

从人力资源强国竞争力评价一级指标来看,中国在人力资源结构、开发质量、开发能力和贡献能力这四个维度的竞争力增强呈现多样形态。人力资源结构方面,中国持续保持第一的优势地位;开发质量、开发能力、开发贡献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开发贡献上升幅度明显。中国已经形成以规模结构为基础优势、以开发贡献为效率优势、开发能力不断提升、开发质量有待提高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报告认为,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总量优势正在向人均优势转变,开发质量持续提升。中国专利申请量处于世界第一位,人均申请量上升为第4位。中国每十万人口中工程师与科学家的数量变化发生积极变化,从2000年的第43名,上升到2015年的第5名,提升38个位次,为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报告还指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规模效益比较高,但面临不平衡、不充分、水平不高等短板,开发能力建设有待提高的问题。

对此,报告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规划任务,提速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第二,克服长期存在的“二元现象”,加快补齐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发展短板。第三,以提升开发能力为核心,构建与人力资源强国相适应的资源配置体系。第四,高度重要在职人员终身学习和终身培训,全面提升存量人力资源整体水平。

原标题:报告: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上升至全球第13位

(责编:丁亦鑫、董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