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北京 » 正文

全球报道:北京安全平稳度汛 降雨56次未造成人员伤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6  来源:腾讯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本市安全平稳度汛本报讯(记者 刘桥斌)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主动担当、全力以赴,在暴雨、冰雹、台风轮番袭击下,本市安
原标题:本市安全平稳度汛

本报讯(记者 刘桥斌)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主动担当、全力以赴,在暴雨、冰雹、台风轮番袭击下,本市安全平稳度汛。记者昨日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自6月1日至9月15日,全市共出现降雨过程56次,平均降水量为479.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成。尽管汛情复杂,但由于汛前准备充分、预警及时、处置得当,整个汛期未造成人员伤亡、未造成因积水导致的严重交通堵塞。

汛情复杂:

暴雨冰雹台风轮番袭击

今年汛期,本市多次出现暴雨、冰雹、台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8月8日,当天朝阳区黑庄户达122.6毫米/小时。7月16日密云张家坟出现1300米3/秒的洪峰流量,创下1998年以来20年一遇的最大洪水。

除了降雨,今年台风也频频光顾本市,“安比”、“摩羯”和“温比亚”接踵而至,其中以7月23日的台风“安比”最为明显,7月23日傍晚至24日16时,本市平均降雨量41.3毫米,东部达暴雨量级,最大降雨出现在通州101农场,达147.2毫米。今年的冰雹天气也偏多,共出现冰雹过程12次,6级以上短时大风过程13次。

尽管降雨量大,但因为汛前做了充分的排查、防汛物资准备和防汛演练,整个汛期没有出现严重积水现象。同时,今年的强降雨也让本市各大水库“喝”了个够,截至9月15日8时,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33.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7.1亿立方米。

预警提速:

发布预警千余次

今年汛期,防汛指挥中心、会商系统及指挥平台、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指挥决策能力和公众服务能力。

各级防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市防汛指挥部每天2次常规视频会商,遇有重要天气加密会商。汛期累计会商近300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7次,通过短信发布提示性信息9次,累计发送1.8亿人次。

气象部门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体系“睿图”准确预报了降水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为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汛期全市共发布市级暴雨和雷电预警47次、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7次、洪水预警1次,分区发布预警1066次。中雨、暴雨预报准确率同比提高了5.2和2.7个百分点;雷电、暴雨预警提前量同比平均提前了16分钟和37分钟;提前24小时准确预报了台风“安比”对北京的影响。

处置及时:

共转移受灾群众3.9万人

强降雨致使本市山区洪涝灾害偏重,其中怀柔、密云、房山等5个区受灾严重,主要为农业、乡镇级道路等基础设施损失。特别是在7月16日-25日强降雨过程中,47个乡镇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受灾人口10万人,转移人口3.9万人。

受灾较严重的密云区,组织群众避险转移5次,安全转移人员11983人次,无一伤亡。7月16日暴雨,密云区琉辛路被山洪冲断,同时造成石城镇红星、四合堂、黄土梁、二平台、贾峪5个村庄断水断电,外部车辆不能进入。近万名干部群众,投身此次救灾。

据统计,整个汛期,全市共有效处置积滞水事件117处次,道路塌方76起。市排水集团共启动应急响应18次,累计出动防汛保障人员4.75万人次。公安消防成功处置各类防汛警情658起,运送救灾物资15吨。市卫生计生委针对密云区石城镇灾情派出2架专业医疗救援直升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全市先后临时关闭景区2600多家(次),疏散游客12.3万人,劝返入住民俗户游客7.1万人次,2000多个旅行社改变或取消行程。

群测群防:

山体滑坡无人员伤亡

汛前,地质灾害防汛部门排查全市496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发放2万余张“防灾避险明白卡”。在10个山区495处重要泥石流沟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专业监测仪器、设备,实现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全覆盖。

同时,还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力量,提前发现险情隐患。8月11日上午8时30分,房山区大安山乡军红路K19+300处山体发生崩塌灾害,现场落石滚滚而下。所幸群测群防员安宏三提前10分钟发现险情,及时报告,迅速采取断路封闭措施,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失。

类似事件还有很多。8月7日,怀柔区怀北镇椴树岭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方自洪发现滑坡体出现变化,上报之后,18户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带;7月16日到18日,密云区石城镇黄土梁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孙仲来冲锋在前,在暴雨中转移了被困村民和游客。

目前,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已经超过1600人,筑起一道坚固的地质灾害防线。下一步,本市将加强下凹式铁路桥和低洼路段积水监测系统建设,做好北京市防汛重点区域视频图像接入工作,推进全市跨界中小河流和山洪沟道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作。同时还会加强智能防汛创新研究,探索AI等新技术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责编:鲍聪颖、高星)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