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青龙胡同西段北侧,一片面积2300平方米的休闲绿地刚刚建成,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从雍和宫地铁站B口出来往南走,进入藏经馆胡同,到头左转,往东没多远就连上了青龙胡同。
藏经馆北口和青龙胡同东口,都有醒目的标识:一块黑色钢质背板,顶部是屋脊造型,中间用橙色大字写着“青龙文化创新街区”。
走在胡同里,随处可见铁艺窗户上栩栩如生的龙形图案和铁栅栏上抽象的屋脊标识。街心花园、创意工厂穿插在胡同里,墙根下晒太阳的大爷大妈和写字楼进进出出的年轻人和谐共处。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共融。
几年前,这里还是小餐馆、小门脸林立,垃圾车、废品车、僵尸车遍地,架空线遮住了天际线的“脏乱胡同”。
“2006年起,青龙胡同北侧的歌华大厦、雍和大厦等大型写字楼投入使用,歌华文化集团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入驻,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向这里汇聚,到2008年,出现了第一家胡同创意工厂。”中关村东城园管委会副主任韩树凡介绍。作为中关村东城园的核心区,从那时起,东城区就开始了对青龙胡同的环境治理。
2016年,北京市与丹麦哥本哈根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青龙胡同借鉴丹麦哥本哈根市老城有机更新的理念和绿色环保的生态技术,通过交通系统改造、公共空间改造、环保的基础设施、挖掘文化遗产四个维度,带动区域环境提升及街区文化活力。
新一轮的胡同环境整治开始了。
2017年11月17日晚,在前期完成埋管、穿线后,青龙胡同里的35根电线杆被全部拔除,胡同露出了美丽的天际线,居民出门又能看见干净的天空了。
雍和大厦南广场,曾建有假山、喷泉、简易绿地等景观,但一墙之隔的居民想进来,得从西头绕。
今年,属地北新桥街道启动了雍和大厦南广场升级改造。拆掉了横在居民区和办公区之间的围墙,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上班族和居民共享的街心公园。最东边的是“邻里厅”,保留了一棵大槐树,高低起伏的景观墙讲述青龙胡同的历史;中间是30多米长的“香花径”,有木质座椅;最西头是“创意圈”,安装了两个半球形能转动的创意木座椅,大家可以来此休息、交流。
公厕革命、公共空间改造、胡同环境提升……经过一系列改造,胡同环境焕然一新。截至目前,青龙街区已入驻5个胡同创意工厂、7个创新孵化器,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