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地铁3号线(科园大道站—平良立交站)实现轨通 记者 赖有光 摄
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9月30日实现长轨通(南宁轨道交通集团供图)
两年前,南宁市第一趟地铁列车开通试运营,不仅开启了南宁地下交通时代,城市公共交通有了大动脉,更重要的是让城市沿着铁轨舒筋展骨,打开了新格局。如今,南宁地铁1、2号线已经形成“十”字形线网骨架。到明年,地铁3号线将与1、2号线形成网络化运营。就在这个国庆假期前夕,随着滨金区间最后一个钢轨接头焊接完成,3号线科园大道站—平良立交站(含出入段线)顺利实现长轨通。
实现长轨通 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一般而言,地铁开通要过“五关”:洞通、轨通、电通、车通、联调。洞通是前提,轨通是基础,电通是血液,车通是关键,联调保运营。
9月30日,南宁地铁3号线科园大道站—平良立交站(含出入段线)实现长轨通。记者从南宁轨道交通集团了解到,长轨通是3号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性成果,将为后续机电安装、信号、人防、装修等单位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那么,什么是长轨通呢?据相关工作人员解释,具体而言,在地铁施工中由于受到施工场地空间影响,采用的钢轨都是25米标准轨,称为短轨。施工中首先铺设的线路,都是由25米钢轨有缝链接起来的。通过25米轨排将整体道床施工完成后,再用焊轨机将铺设在现场的25米钢轨进行焊接,然后根据轨温情况对焊接后的线路进行应力放散与焊联锁定,使之形成无缝线路,称为长轨,全线完成短轨焊接就是长轨通。
3号线一期工程自开始铺轨以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交叉施工多、工序转换多等诸多因素,轨道公司率领各参建单位督导各工区及时完成区间验收和场地移交,为铺轨快速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施工单位不断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工序,有力地促进了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一直保持着日单班钢轨焊接50个焊头的高产纪录,焊轨平均每天完成600米以上,如期完成3号线长轨通的节点目标。目前,3号线轨道工程正在努力推进线路精调、线路标识、控制基标、车档、钢轨涂油器等方面的安装工作。
“虎口拔牙” 金湖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地铁3号线建设正如火如荼,短轨通、长轨通……一个个好消息传来,背后是参建各方连续克难攻坚,啃下“硬骨头”取得的成果。在3号线的23个站点中,金湖广场站因征拆极为困难、水文地质复杂、周边环境复杂、结构受力偏压、施工条件苛刻,其施工风险被业内称为“虎口拔牙”,更被比喻为“心脏旁边做手术的工程”。
3号线金湖广场站位于金湖路与民族大道交叉路口北侧,是3号线自北向南的第14座车站,也是1、3号线的唯一换乘站。车站东侧紧邻3栋高层建筑,西侧紧邻负二层地下商场,南端临近运营中的地铁1号线。
位于繁华闹市区的金湖广场站作为国内富水园砾、紧邻高层建筑且为单向偏压结构施工的地铁车站,施工难度极大。对此,该项目施工方在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选用垂直抓斗,占地小、机动性强、开挖速度快,加快了深基坑土方施工;车站施工架设两台龙门吊,解决了场地狭小交通困扰,加快了材料吊装速度,加快主体结构施工进度;投入132米大型钢模板及配套支撑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
“我们邀请同济大学对金湖广场站施工工况及周边环境做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分析各个工况风险点,确保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安全,同时,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对运营1号线进行监测。”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金湖广场站距离已运营的1号线隧道较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及时掌握既有线变形沉降情况。通过自动监测系统,远程对隧道进行监测,及时预报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确保1号线运营安全可控。
项目进展顺利
车站主体结构及区间隧道已完成
地铁已经成为不少南宁市民出行首选的公共交通工具。据统计,2016年12月28日至2018年9月30日,南宁地铁总客运量约25248.60万人次,线网日均客运量567501人次。对于地铁3号线的开通运营,市民也是翘首以盼。
3号线一期工程(科园大道—平良立交)线路长约27.9公里,北起科园大道站,南至平良立交站,共设23座车站,均为地下站。线路途经安武大道、长湖路、金湖路、青山路、平乐大道等市政道路,是重点联系江北与江南五象新区之间的骨干线,连接高新区、安吉片区、兴宁组团、青秀片区、五象新区主要区域。
对于沿线居民来说,都期待着能在家门口坐上地铁,感受便捷出行。据了解,3号线预计于2019年上半年开通试运营。截至2018年9月份,3号线一期工程(科园大道—平良立交)土建车站主体结构及区间隧道已全部完成,附属工程完成73%;轨道工程已实现全线段轨通,系统工程完成54%,机电安装工程完成75%,装饰装修工程完成40%,电扶梯及屏蔽门完成50%。
南宁地铁 3号线
一期工程(科园大道—平良立交)线路长约27.9公里,设23座车站,线路途经安武大道、长湖路、金湖路、青山路、平乐大道等市政道路,预计2019年上半年开通试运营。(记者廖欣 通讯员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