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医院转运危重患者。胡予摄
警车鸣笛开道、主管医生随车全程陪送、新院区医生等候迎接……10月5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名患者被平安转运至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区,天坛医院整体搬迁住院患者转运任务顺利完成。昨天,天坛医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揭秘“转场”经历:在为期8天的时间里,医院共转运危重患者51名,其中包括8名需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医院、急救、交管等多部门联手配合下,从老院区至新院区13.1公里的路程,最快一趟仅用了12分钟。
10月4日对天坛医院急诊科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科里8名重症患者将在这一天转运至新院区。转运前一天,全科所有医生就已全部到岗,一部分人在老院准备,一部分人在新院待命。然而就在转运当天凌晨,3床一名98岁的重症肺炎患者突然咳痰不止,病情恶化。天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杨铁城立刻对老人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患者必须得上呼吸机了,否则转运途中可能有生命危险。”经过与患者和家属的耐心沟通,这位98岁的重症老人也成为当天转运的第一名患者。
8时30分左右,120急救车赶到天坛医院老院区,与院前急救医生交接,对急救车上的呼吸机进行测试。紧接着,搬运患者、连接呼吸机……杨铁城背着急救箱,随着患者一起登上了急救车,全程护驾。8时50分,载着这名重症老年患者的急救车,在警车开道下,向位于花乡桥附近的新院区驶去……此时,新院区急诊科的医生已等在急诊大厅里,抢救室里机器调试、设备准备,呼吸机参数已调好,只待患者到来。
9时02分,救护车到达新院急诊大厅,从老院到新院,全程13.1公里,仅用了12分钟。在新院急诊科,老人插着呼吸机,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都很稳定。
这时,在老院区,另外7名重症患者的新一轮转运开始启动。
“转运危重患者,哪怕途中一点颠簸,都可能造成患者不可预期的病情变化,这时最需要整个团队的密切配合。”天坛医院急诊科主任郭伟表示,转运带呼吸机的患者,医生最担心的环节就是脱管,即管路从患者气道里脱出。“在急救车已配有一医一护的基础上,我们医院还要派出一名熟知患者病情的本院医务人员跟车。”
相比急诊科,ICU内每名患者病情都十分危急,但对于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石广志来说,最危险的还是一位19岁的患者。“他的肿瘤导致脑干部受损,已经没有自主呼吸,在转运过程中必须全程依靠呼吸机,而从ICU到救护车、从救护车到新院ICU,过程中要更换呼吸机,哪怕有一点疏漏或颠簸导致呼吸机管脱落或没有很好地工作,对于患者来说都是生命危险。”
“出门”前反复评估,转运途中密切关注,到达新院后密切监护……在医务人员全力保护下,这名患者顺利地被救护车一路飞驰送到新院区,危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亲手将他接进新院ICU。
10月4日当天,等待转运的患者中,还有几名孕产妇。其中一名孕妇在转运前突然宫缩。“距离转运还有几小时,她突然出现生产征兆。”天坛医院医务处王静说,医护人员立即将这名产妇推进产房,在集中转运的救护车即将出发前,一个重3030克的健康女婴诞生,充满生命力的哭声在老院区产房响起。
“转运前,我们把新老院区涉及到的点位全部反复查勘,安排安保人员值守,确保‘生命通道’通畅。”医务处处长姜悦介绍,医院为每一个患者都制定了专门的转运方案,在老院区安排医生“送”,途中有专门医生“陪”,新院有医生“接”,相互呼应、配合。“只要患者从老院出发,新院就能收到消息,并对院区采取临时管制措施。转运途中,交管部门则专门派出警力为转运救护车队开道,维持途中交通秩序。”
记者了解到,9月28日、10月4日、10月5日,天坛医院共组织3次危重患者集中转运。转运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98岁,最小的1岁,其中有多名患者病情危重。最终,天坛医院在多部门和各科室的通力配合下,顺利完成51名危重患者转运,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