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宁夏 » 正文

全球报道:人人皆可创新 创新惠及人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5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人人皆可创新 创新惠及人人编者按有人认为,创新很高端、很神秘。其实不然,创新不只是专家学者的事儿,普通人也可以成

原标题:人人皆可创新 创新惠及人人

编者按

有人认为,创新很高端、很神秘。其实不然,创新不只是专家学者的事儿,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创新的主角。今天宁夏日报聚焦走在创新之路上的普通人,他们当中有普通市民、一线职工,还有高校学子,他们怀揣创新梦想,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常规,收获累累创新之果。

1.jpg

丁强(左二)与同事在一起。

丁强:

自学20年成发明达人

有丰富营养价值的薏米仁、银耳、百合、黑米等食材怎样制成方便食用的营养粉?调理肥胖、三高等慢性病有何秘方?对普通人来说,这些问题深奥又神秘,但对于银川市民丁强而言,却是小菜一碟。

20年间,丁强的发明创造达20多项,其中12项已获国家专利,并投入市场批量生产。

提及与发明结缘,得追溯到1998年。当时丁强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营养室工作,4岁的女儿体弱多病,时常去医院输液治疗。爱女心切的丁强决定为女儿制作一些营养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我在营养粉中添加了微量元素和多肽物质,女儿食用一周后,效果非常明显,多汗、易惊醒的症状缓解了许多。”丁强的发明得到亲朋好友的认可,不少人还专程上门找他制作营养粉。成功制作营养粉的事例激起了丁强对发明创造的热情,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2000年,丁强带着第一个发明专利——适合孕妇、儿童、学生等特殊人群服用的营养干预包,辞职下海经商。

“大健康行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许多食材的营养价值有待挖掘。”为此,丁强翻阅《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药海》《中国药材学》《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等书籍,自学食材、药材的科学配比和生产工艺,研发了黑五谷粉、发酵菌菇、荞麦花等营养粉。

多年来,无论外出坐车还是等餐间隙,丁强都养成了看书学习、上网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发明不是一拍脑门儿就想出来的,需要充实头脑,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从而捕捉发明创造的灵感。”

在丁强的众多专利中,如何避免食材的成分被破坏成为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他总结了“十二字秘诀”——查阅资料,调整配方,更新工艺。“以菠菜和茭白为例,它们是富含植酸和草酸的蔬菜,倘若与豆制品一起食用,会产生不溶性钙盐,阻止钙质的吸收。为此,我研究了近百种易产生不溶性钙盐的食材,在生产过程中增加除酸工艺,确保营养粉营养均衡、健康有效。”

12项专利背后是无数个深夜的思考,是不为人知的努力与执着。发明创造靠的不仅仅是勤奋,更少不了“剑走偏锋”的创新思维。如今,年过半百的丁强仍然坚持思考和发明。

“有创意,有追求,人生才会无限精彩。”丁强说。(记者 姜 璐 文/图)

2.jpg

杨勇正在操作自己研发的机器 。

杨勇:

创新永远在路上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职工杨勇最自豪的时刻,就是站在自己研发的机械旁,亲眼看着机器顺利投入生产。

2006年,本科毕业学机械的杨勇应聘到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研发人员。“做创新研发不一定要博士,本科生、专科生,还有一些常年在生产一线的老师傅,只要勤动脑、善归纳,都会有成果。”前辈的一席话,让杨勇满是信心。

当时,企业主要业务是影像设备,杨勇的研发方向,也是影像设备。看资料、翻书籍,整天泡在实验室……这个由5名研发人员组成的团队,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几项设备的改进、更新,杨勇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已经成为杨勇的一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

伴随着新发明、新应用的不断推进,2010年左右,企业下定决心转型,调转方向进军太阳能发电设备领域。

进入新领域,只有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只有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才能在市场立足。企业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作为企业一名资深研发员,杨勇更明白其中的意义。他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从头再来。参加培训、了解基本原理、适应新领域的特点、不断吸收新领域需要的知识……转型后最初的那一年,杨勇是在学习中度过,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杨勇和同事们发现,光伏组件生产行业在汇流条焊接工序由于工序繁杂,设备制造厂商技术难点一直难以攻克,行业对该工序关注度不高,国内一直没有成熟产品销售。但是随着行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工成本提高,汇流条焊接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同类产品技术远未成熟,各大设备制造商加大投入争相研发,但仍未有成熟的产品投放市场。

“如果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即使地处西部,依然可以领先全国。”杨勇和同事们下定决心,不断在探索中坚持持续改进和优化,陆续在几大组件厂试用并听取反馈意见和建议后,他们研发出DH120光伏组件生产用汇流带叠焊机采用直线运动加关节机器人的形式,并把所有的动作集中在一个工位来实现,具有小巧、功能全面的特点,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项创造,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拓展了产品链,提升了产品及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较高生产水平和较强的配置能力。

“创新,就是要从无到有,根据市场需求,整合已有资源,不断改进、完善,最后适应市场。所以只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有能够整理归纳资源的能力,再加上一种韧劲、一种执着,细心细致地干工作,就能够去创新、创造。”杨勇说。

眼下,杨勇所在的研发部门已由最初的5人扩充到50余人。在他们看来,创新,永远在路上。(记者 周一青 文/图)

3.jpg

冉卫凌(右)与同学研究机器人制作技术难题。

创新之梦与青春共舞

10月12日,走进北方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机器人团队实验室,大四学生冉卫凌和同学一起研究一个机器人的技术难题。实验室的学生不少,他们或查阅资料、或和集成电路“较劲儿”、还有的在低声讨论问题。

虽有毕业的诸多琐事等着冉卫凌面对,但“泡”在教室帮助学弟学妹们解决关于机器人的相关问题,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他也乐在其中。去年,他和他的三人团队设计的可见光室内定位装置获得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在他看来,这样的成绩源于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开放、宽松、包容的创新环境。

“我大一入校时对机器人一无所知,是个菜鸟,但学校的创新氛围好,每天晚自习结束后我们就到机器人培训班上课,学长给我们从C语言、硬件问题等机器人的基础知识讲起,整个大一都这样度过”冉卫凌说。

不仅是机器人团队,该校的若干支兴趣团队多年来坚持“传帮带”,以老带新,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充实团队的技术力量。在冉卫凌眼中,自己见证了这支机器人团队的技术力量如平地起高楼般层层夯实,如今已成为全国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劲旅。

和冉卫凌感受相同的还有电子设计团队的张亮,他和团队成员参加了今年7月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节能组比赛,获得三等奖。

“我们设计的作品能少充电、多跑路,直到比赛前一天还在优化技术参数。”张亮说。

在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创新何以然成风、遍地开花?

北方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福平说,2011年学院成立以来,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坚持“因材施教,个性培养,德才兼备,双创育人”教育理念,把“创新、创意、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育种”园区、“育苗”园区、“育树”园区、“育果”园区的一站式实践平台。

北方民族大学先后投入2000万元改善硬件条件和购置设备,建立近32000平方米的创新工作室和创业工作坊,成立了创新创业团队,学生自主开发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能力训练。近年来,北方民族大学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项目2000多项,经费500多万元。

目前,该校有48个创新创业团队,队员5000多人,团队每年申报获批专利或著作权近30项,评选创业潜质“种子”进入创业“育苗”园区30多个项目。北方民族大学制定了创新创业教育五年规划,未来将每年培养10名创新创业精英,设立10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织30场创新创业论坛,实现100%的学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立足于银川、辐射周边的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园区。(记者 张 贺 文/图)

聚焦企业创新主体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我区加速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新态势

“钽铌新材料研发”科技创新团队研发高性能Nb0粉核心制备技术和高温铌钨合金涂层,将我国某型号卫星重要部件服役寿命由原来的8年延长至15年;“特种钢丝绳研发”科技创新团队成功研制出大型水面舰艇阻拦装置用特种钢丝绳,填补了国内空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创新,努力拔“头筹”、奋力去超越,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新态势加速形成。

我区坚持聚焦产业重大需求实施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重点科技项目,集中力量强化关键领域科研攻关,有力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和发展质量。2011年以来,累计取得自治区科技成果1600余项,连续10年有18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在工业领域,400万吨煤制油项目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钽铌铍等稀有金属材料研发和生产能力居世界两强之一,百万千瓦超超临界蒸汽轮机球墨铸铁件打破了我国高效蒸汽轮机基础部件长期受制于发达国家的局面,工程机械铝镁合金关键零部件、新型功能材料用高温高真空烧结炉等多项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及关键装备、铸造用工业级3D打印设备实现产业化应用,350公斤世界最大的蓝宝石晶体研制成功,三峡工程、高速铁路、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都有“宁夏制造”的身影。在农业领域,围绕“一特三高”农业发展,在新品种选育、节水高效农业、健康养殖、生物发酵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的重要成果,优质粮食超高产栽培技术连续创造单产新高,突破了葡萄架型选择、脱毒种苗培育等关键技术,应用生物技术成果攻克压砂瓜土壤连作障碍,采用分子育种技术加快番茄新品种选育进程,初步建立分子辅助育种体系,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和畜禽改良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帮助企业尽快步入创新“快车道”,成为推动城市“创新力”向“生产力”嬗变的重要力量。为此我区坚持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4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34家。自治区科技厅等部门通过实施科技合作项目、科技金融支持等方式,进一步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目前已使用1.1亿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54亿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超过130亿。我区还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等措施,提高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39.5%和58.5%,增幅居西部地区前列。去年,神华宁煤集团“一种旋流干煤粉气化炉”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

据统计,我区综合区域创新能力已从“十一五”末全国排名第29位提升至2017年的第22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增幅连续多年位居西部前列,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75件,R&D投入强度达到1.13%。从2015年至2017年,我区科技创新团队累计承担各类研发项目1690项,争取项目研究经费16.07亿元,登记科研成果197项,生产新产品或新品种1462种,实现经济效益4100多亿元。(记者 周一青 姜璐)

以项目育人才 以平台聚人才

我区倾力培育第一资源 筑牢科技强区人才支撑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区积极弥补科技人才短板,以科研项目培养人才,以科研平台汇聚人才,围绕能源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培育了73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凝聚了包括带头人、外聘专家和骨干技术人员在内的3300多名创新性科技人才,实现了科技创新团队对全区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的全覆盖。

去年,科技部和我区联合召开了“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推进会,集中签约104个合作项目,全面开启了“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之路。搭建起的这一良好平台,极大激发了我区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2017年以来,科技部与我区共同实施各类科技合作项目400余项,引进转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100多项,在煤炭间接液化、高铁枕梁、世界蓝宝石晶体、第三代核电出口机组配套铸钢件研制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成果,我区科技人才的水平也因此进一步提升。

隆德县科技特派员程国昌精心编写培训资料,印制技术管理卡片,为该县联财镇恒光村的113户生态移民培训日光温室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移民“造血”能力;中卫市科技特派员李慧建立果蔬专业合作社,进行嫁接育苗技术试验、大棚种植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等,与650户农户签订农产品订单合同,辐射带动900户农民创业致富……为解决农村科技人员匮乏问题,多年来我区通过推进科技扶贫指导员“百人团”工程、“三区”人才计划、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等,发展科技人才队伍2.74万人,累计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1000多项,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带领农民创业的可喜局面。(记者 周一青 姜璐)

记者手记

人人都能成为创新的主角

长年采访,总会有一些惊喜值得期待。

在企业,负责人满怀喜悦地告诉记者,由于一线工人的一个技术改良,让企业节约了近百万元的成本;在田间地头,农民喜获丰收的背后,是科技特派员对肥料配比不断试验、最终得到的最佳方案;在学校,学生们的想象力无限激发,小学生拿出的创新作品虽然稚嫩,却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

很多人认为,创新是高学历知识分子的事,是科研人员的事,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普通人没有能力也无法创新。真是这样吗?从历史来说,毕昇只是一名印刷铺工人,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只是一个英国普通的纺织工人,却发明了举世闻名的珍妮纺纱机。从我们身边来说,中卫农民王建锋发明实用农机具,解决了农民种植硒砂瓜的大问题;普通职工黄河,研发污水(中水)处理设备,让水资源能够二次利用……

万众创新,贵在人人都是创新主体,事事都是创新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也就是说,只要能突破陈规、解决问题,无论大小、无论何种形式,都可以创新。所以,创新不以年龄论、不以学历论、不以职业论,只要能够破除思想藩篱,改变“创新与己无关”的陈旧意识,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积极进取、敢想敢干,就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就能够成为创新的主角。(记者 周一青)

 

(责编:梁宏鑫、宽容)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