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全球报道:别让重阳节总是充满愧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7  来源:燕赵都市报
核心提示:10月17日是重阳节,随着长辈们年纪渐长,容颜老去,身为子女是否忽略了陪伴老人呢?信息时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三成的受

10月17日是重阳节,随着长辈们年纪渐长,容颜老去,身为子女是否忽略了陪伴老人呢?信息时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一年也就只能见到父母一两次;对于是否愿意陪伴老人,超过九成受访者表示“愿意”陪伴,但近一半人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对老人有所忽略。(10月16日《信息时报》)

因为重阳节,敬老的话题自然引人关注。如何敬老事实上并不复杂,陪伴就是最好的礼物。然而,越是简单,在如今却越不容易办到,令人不胜唏嘘。每到此时,无论是能回家的还是不能回家看父母的,大多充满愧疚,从媒体发起的调查中不难看出这般滋味。

过节才想起陪伴父母,让重阳节越来越有仪式感,显然,这与亲情养老的需求反而越来越远。人们的愧疚或许一半是无奈,因为生活的种种原因,不得不与父母分开而居,每天忙忙碌碌无暇得顾,的确时代的发展让传统同堂而居的形态不复存在,失去了陪伴父母的天然便利,许多远离父母的人一年都难得见面几次。

然而,愧疚的另一面或许就该归咎自身的忽略了。这种忽略是多方面的,一是意识性的忽略,沉浸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忽视了父母对亲情的渴求;二是借口性的忽略,总认为自己很忙没时间,或者认为父母健康、生活也无忧,敬孝还有机会;三是技巧性的忽略,陪伴父母总是匆匆忙忙,人在心不在,看而不陪、忽视与老人交流,甚至忙着玩手机刷微信,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得不说,对父母的忽略是普遍的。我们做得都很不够,乃至这样的忽略成了生活的“理所当然”。“常常回家看看”是每个父母的期盼,但我们的责任通常都在父母一次又一次“孩子忙”的理解与包容中,变得模糊而充满惰性。与父母的需要相比,我们的愧疚其实是一钱不值,于事无补,仅仅只是自我原谅的心理安慰。

父母想要的并不多,是我们给予的太少,特别是行动上。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受到条件限制,是“不是理由的理由”,其实每个人都还有可努力的空间。一方面,离得再远、工作再忙,总可以找到“做加法”的办法,“找点时间、找点空闲”,让“回家看看”别总停留在规划和许诺中;另一方面,回了家不妨放下所有羁绊与包袱,清空与陪伴父母无关的思虑,陪父母好好说说话、吃顿饭,哪怕是听听他们的唠叨、陪他们逛次街买次菜,珍惜回家陪伴的机会,提高亲情慰藉的质量,不让陪伴成了“打卡”。

别让重阳节充总是满愧疚。每年只有一次重阳,而亲情养老是长期的需求,“常回家看看”是为人子女的基本责任。尽管受制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都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父母亲情养老的需求,但还是要尽力少一些遗憾。还是那句老话:子欲孝而亲不待。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