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洋
长安大戏院票房窗口前,戏迷田先生拿着手机等着售票员扫码购票。“您这个可以用大额优惠券,您要不要再去抢一张?”售票员善意地提醒。“没事儿,买了吧。”田先生“大方”了一回,用掉了手机里的一张满100元减20元的文惠券,买到了一张京剧折子戏门票。这是第六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自8月21日全面启动以来,许多市民在文化消费中享受政府优惠补贴的常见场景。
田先生使用的文惠券,是北京市为了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供的一种优惠凭证。目前,在全市400多个线下实体店、60个线上平台均可以使用,直接抵扣一部分购物金额。“都在我手机钱包里存着呢。”田先生“秀”了一下他的手机,这里面攒着他从北京文惠卡官方服务号上“抢”来的多种文惠券。“最小的是满25元减5元,最大的是满500元减100元。”田先生说,虽然就是一点小优惠,可让他很有“幸福感”。
带着幸福感的文惠券,其服务已覆盖演出、图书、电影、体育、旅游、教育娱乐、文创衍生品共7大门类。市民在当当网、大麦网、永乐票务、驴妈妈等60家线上平台,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天桥艺术中心、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中信书店、万达院线、耀莱五棵松影城等400多家实体店,都可以使用文惠券享受优惠。
消费季期间,市民不仅可以领取政府提供的文惠券享受补贴,还可以通过消费季组织的活动商家打折优惠,享受到性价比较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截至目前,第六届惠民文化消费季进程过半,累计实现消费人次近4000万,实现消费金额近50亿元。
作为北京一项重要的惠民文化活动,第六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以“乐享文化 惠美生活”为年度主题,以“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指导方向,重点推出了20场大型精品展会,30场文化主题活动,组织了300场精品演出和5000场惠民电影放映。全市16区结合自身优势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惠民文化消费活动。
重点聚焦文化三里屯、台湖演艺小镇等建设,以及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是今年消费季的一大特点。长城铁花项目、通州宋庄中国艺博会项目、北京西山文化节以及还有第一次参加惠民文化消费季的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内涵丰富的活动,尤其吸引市民关注。就拿刚刚开始尝试将文化内容与消费相结合的曹雪芹文化节来说,主办方接连推出了《红楼梦日历》、雪芹南酒、曹氏风筝文房系列以及图书系列等多种文创衍生品,广受欢迎。
首次在天津、河北设立的分会场,围绕戏剧演出、创意设计、时尚消费、文创产品、艺术品交易等5大领域,形成三地文化消费协同。其中,仅在天津举办的活动就有30多场。眼下,惠民文化消费季还在火热进行,更多接地气、有内涵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品还在持续吸引着首都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