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街之隔的苦苦寻找
“微”你寻亲——这是吴忠市利通区公安分局建的一个专为走失人员寻亲的微信群。
通过这个群,利通区警方为82名走失人员找到了家。
寻亲最快的一次,仅用了3分钟。
不就“微”一下吗,真有这么神奇?
呵呵,你有点不信?
那就请看宁夏日报今天开始推出的《“微”你寻亲记》吧。
事情要从今年5月31日那个雨后的晚上说起。
当天20时10分,利通区公安分局民生街派出所,辅警马刚随民警王小龙出警回来,匆匆走进值班室。
只见一位年约七十岁,身穿薄衬衣的老太太斜靠在椅子上,嘴里不停地呓语。
“这位阿姨是怎么回事?”马刚问。
“在国贸百货迷路了,几分钟前巡警送来的。”辅警马静说。
“老姨,脸怎么了,青一块紫一块的。”马刚轻抚老人肩膀,关切地问。
“不小心摔的。”老人说。
“您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了?家在哪儿?有儿女吗?”马刚连着问了几个问题,老人沉默不语。
马刚将老人的照片发至朋友圈,试图通过900多位微信好友寻找线索。
十几分钟后,手机里出现一位好友留言:“这位老人是我的远房亲戚‘刘明花’(化名),但我没有她家人的联系方式,我先打听看看。”
“知道名字就好找多了,等你好消息。”马刚回复。
马刚开始在自治区公安厅的一个平台上查询“刘明花”的信息——利通区共有30位“刘明花”。对比照片后,马刚将线索锁定在3名“刘明花”上。
气温渐低,衣着单薄的老人不由得打了个冷颤,马刚将自己的外套披在老人身上。谁料,老人焦躁不安起来,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念叨:“我对不起娃,我不好……我要回家……”
“老姨不急,我正在想办法。”马刚左手搂住老人的肩膀,右手紧紧握住她苍老粗糙的右手,和声细语地说。待老人情绪稳定,马刚急忙拨通好友电话,但是对方表示仍未找到“刘明花”家人的联系方式。
马刚失望到了极点。
他突然想到将3名“刘明花”的信息分析一下。“年龄74岁,家住裕民西路建筑公司家属楼”的“刘明花”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刘明花’与眼前老姨的年龄非常接近,建筑公司家属楼离她迷路地点不过1公里。”
王小龙和马刚带着老人,打算去建筑公司家属楼碰碰“运气”。
走了5分钟,就到了,家属楼门卫从门房探出头来:“刘明花,你干啥去了?这么晚才回来?”
王小龙和马刚一阵欣喜。
“刘明花一儿一女都在利通区工作,但未和她住在一起。她好像得过脑梗,还有点健忘症。就住在**楼**室。”门卫说。
楼道灯光昏暗,搀扶着刘明花的马刚打开手机照明灯,将老人送进家门。
此时,已是23时30分。
“老人住址离派出所仅一街之隔,我们却费了这么大劲才帮她找到家。”返回派出所的路上,马刚感触良多。
刚进派出所,巡警又送来一位年约六旬的老大爷。
“在新区医院西侧走失的,他只说在黄河大桥附近住,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巡警说。
老人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手里的热茶,面对马刚的询问一言不发。
马刚只得“复制”寻找刘明花的方法,将老人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
“吴忠黄河大桥离这里很近,或许大爷家在大桥附近。”王小龙和马刚决定开着车,沿街“唤醒”老人的记忆。
从裕民西路到同心街再到黄河大桥,4公里的路程,警车缓缓前行。
“大爷,吴忠农村商业银行熟悉不?”
“在胖姐饺子麻辣烫吃过饭没?”
王小龙和马刚眼巴巴地望着老人,希望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找到一丝线索。
老人始终沉默不语。
无望而归,进了派出所已是次日凌晨1时40分。
夜已深,老人打起了盹儿。马刚和王小龙商量,要不要给老人找个住所,先安顿下来。
突然,马刚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有人回复了!快,快!”王小龙喊道。(记者 姜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