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创企业》杂志11月12日文章,原题:品牌该如何翻译成中文?全文如下:
中国的网络“单身节”今年又创造了新的销售纪录,受益者包括不少闯入中国市场的“德国制造”品牌。对于许多初创企业来说,闯入中国大市场也是其重要目标。但与欧美市场相比,远东市场还有一只“拦路虎”——中文。
众所周知,中文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欧洲语言的外语。它在26个拉丁字母外,还有一个完全独立的书写系统。西方品牌为中国市场做准备时,这个问题就会出现。因此,初创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先得翻译好品牌的中文名字。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每个汉字对应的汉语语音,而且拼音的语调不同,意义也不同。我们需要把德语品牌翻译成让中国人更好理解的中文名字,仅有外语商标远远不够。在翻译品牌名称时,基本上可以使用两种方法。第一种选择语音翻译,第二种是根据品牌内涵选择含义相匹配的中文名字。
这样的成功例子不少。比如美国咖啡品牌“Starbucks”,其中文名叫“星巴克”。在中文里,“Star”与“星”对应,“bucks”则是“雄鹿”的意思。德国工业品牌“Siemens”也是如此,其中文名“西门子”既是创业家西门子的姓,也有西方企业进入中国大门之义。位于斯图加特的“Peakboard”是一家提供数字化技术的初创企业。公司进军中国市场时,选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中文名——“奔峰板”。公司创始人解释,“Peak”的意思是“顶峰”,“board”就是“板”,所以翻译为“奔峰板”。
品牌翻译成中文名,还要考虑消费群体,像“宝马”和“奔驰”都很好地诠释了汽车的品质和理念。很显然,德国初创企业想要一个好的中文名,仅靠自身学识远远不够,这需要专门机构帮助。有了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字后,再到相关机构办理品牌注册,之后才能走向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