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展板
第九届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第九届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展板
第九届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会场
落实《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第一批医工结合项目正式启动
11月17日至18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主办,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九届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国内医疗机构、高校院所、企业等各领域代表齐聚北京,围绕国内外医学领域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及最新政策解读展开交流讨论,为北京医学研究发展建言献策。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九届,以其“综合性、权威性、政策引导性”等特点,成为影响北京医学科技工作发展、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学术论坛,在北京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领域专家“剧透”健康行业前沿趋势
本届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以“医药协同助力健康科技北京”为主题,在开幕式和大会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还组织了“发挥医院溢出效应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实践与落地”、“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共享与应用”、“临床试验质量与风险管理”等7个分论坛,邀请院士、国内外顶尖医学专家、北京地区各医院领导等共同参与研讨,为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促进临床研究成果产出和转化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在《智慧医疗下的糖尿病管理》主题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确确实实已经用到临床中,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场景掌握在医生手上。人工智能如果没有场景,根本不可能实现场景再造,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医生要把场景定义好、规范好,让它能够实现规律化和规模化,这样未来才可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化。
宁光同时强调了智慧医疗中大数据的重要性。他认为,优质数据缺乏、数据标准不统一在制约着智慧医疗前进的步伐,只有做到主观感觉客观化、客观现象数据化、纷杂数据标准化、不同数据比较化,就有可能真正实现所谓的精准医学,或者说智慧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在《临床医学科技创新与转化》的主题演讲报告中提出,科技创新带来新的机遇,政府也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医疗新的序曲在各个方面不断前进。不仅是3D打印,还有移动健康、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行业对医疗事业整体的影响。多领域、跨学科融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就医服务体验,还能提高整体效益,如实时定位、室内导航对诊断和监测这一健康成本的不断下降。因此,任何相关、涉及到医学行业的发展,都会给医学创新提供新的平台和发展空间。
各领域专家的前沿观点为北京医药行业发展、大健康格局构建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未来论坛将继续集中展示和宣传北京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布局及阶段性成果,成为宣传和落实“行动计划”,提升北京医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同时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打造成医疗卫生领域的国际品牌会议,提升北京医学在国际的影响力。
医药健康资源优势“领跑”重大疾病治疗
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在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形成了明显的资源优势,其科技、人才、临床、政策服务等方面高度富集,不仅居全国前列,而且与美国硅谷和波士顿、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和大阪等国际医药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生命科学领域国家级科研院所、实验平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70多家国内知名的高校院所;6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9家国家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转化医学中心等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均坐落在北京。这些国家级机构使北京在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全国每年40%的生命科学成果诞生于北京。此外,在生命科学领域,北京市拥有重点实验室163家、工程技术中心48家,占全市各领域比重之首。
北京的医疗机构、科研人才等临床资源也位列全国之首,为打造全球临床科研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北京市拥有三级医院86家,临床药理基地57家,均居全国前列;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家,占全国的50%;国家级重点学科109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共176个;在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中担任主任委员(包括候任主任委员)110人,占总人数的 42.68 %;担任副主任委员100人,占总人数的31.96%。
依托北京地区资源优势,2009年,北京市科委、北京卫生健康委(原市卫生计生委)历经一年多时间,针对重大疾病的筛选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的科技支撑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在征求百余名医疗卫生领域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讨论,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科技在疾病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程度高”为标准,筛选出严重影响首都市民健康的“十大疾病”,即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新发突发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慢性肾脏病、脊柱和关节病,作为医疗卫生科技工作重点。
据统计,这十大疾病患病率约占疾病构成的75%以上,死亡率约占死因构成的80%以上。自2010年起,北京市科委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对北京医学科技工作开始进行系统布局,启动并实施了“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该项工作是首个在全国各省市内专门针对医疗卫生领域制定的最大规模的、系统的科技管理工作,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点面结合,形成了从创新到应用比较完整的临床研究格局。
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工作初显成效
据介绍,“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主要分三期实施。第一期是2010年至2012年,重点为夯实基础,搭建研究平台;第二期是2013年至2015年,重点开展十大疾病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的诊疗规范和适宜技术研究,提高北京医疗质量;第三期于2016年至2020年实施,目标为占领国际学术高地,开展多中心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为修改国际指南提供证据,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该项工作初步成效正在凸显,北京市临床科研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科研能力大幅提升。北京市已经建成了由57家三级医院、41家二级医院、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143家各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十大疾病领域研究示范网络,拥有16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率先在全国建立十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现存病例15万余例,样本100万余份。
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形成70余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其中CHANCE研究向世界首次证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使早期卒中复发风险减少32%,并改写国际指南;骨科领域突破骨盆肿瘤整块切除、骨盆环重建、儿童保肢等世界性难题,使我国恶性骨肿瘤治疗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在成果转化方面,10余项研究成果转化成政策或为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完成乙肝药物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为推动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进入医保目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制定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社区康复技术并向全市16个区进行推广,成为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绩效考核指标;采取大医院与社区“共同体”的方式,探索转诊模式、指导社区医疗水平提高,为医改实施提供示范作用。
期间,惠民效果不断涌现,共制定136项诊疗技术规范或标准,切实解决临床难题,其中55项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例如,脊柱外科导航技术形成国家行业标准,已在全国15省/市/自治区30家医院开展应用,上万名患者受益;“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标准”已被卫生行政部门采纳,为改善首都市民健康提供了技术支撑。
首批人工智能、医工结合项目启动
在本届论坛上,为落实《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第一批人工智能以及医工结合项目正式启动。国产可延长肿瘤型人工关节的研究与开发、静脉窦血栓碎取装置的临床研究、新一代智能监护系统研发等10个医工结合项目,以及医学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应用平台建设研究、胎儿心脏病影像智能诊断及专家决策系统开发、冠脉造影图像的智能识别与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等12个人工智能项目提上日程。
医疗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实,在北京,人工智能——“BioMind天医智”在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已经先试先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介绍,“BioMind天医智”由全球首家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研发完成,是全球首款头部疾病(涵盖脑肿瘤、小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脑卒中等)MRI、CT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整体应用产品。通过对北京天坛医院近十年来接诊的数万余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病例影像的系统学习,“BioMind天医智”在脑膜瘤、胶质瘤等常见病领域的磁共振影像诊断,准确率已达到90%以上,相当于一个高级职称医师级别的水平。
今年6月,在“CHAIN杯全球首次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赛”全球总决赛上,“BioMind天医智”与全球25名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专业选手组成的“人类战队”交手,在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CT、MRI影像判读及血肿预测等方面同场竞技,并取得了胜利,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优势和未来可能性。
王拥军认为,人工智能在辅助诊断、手术治疗、健康监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天坛医院在乔迁新址以后,也在这方面进行发力。“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内已经引入了一台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处理大数据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明年6月,还将会组织人工智能对抗赛,让人工智能接受实战的检验。” 王拥军表示,北京市在医药创新领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必将助推北京医疗健康水平攀登新的台阶,在整体水平上,向发达国家靠拢。文/魏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