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为全球减贫发挥重大作用
核心阅读
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世界银行主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承办。参会代表围绕“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中国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的经验,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
消除贫困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宗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每前进一步,扶贫标准就提高一次,扶贫工作就推进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扶贫形势的变化,提出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方略。改革创新扶贫的体制机制,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这几年,我们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多万公里,解决了1400多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解决了农村700多万户的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870万户,发放了5200亿元人民币扶贫小额信贷,覆盖1300万个贫困家庭。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和通电、通互联网和社会保障方面,也取得了大量实实在在的成绩。
单边主义与减贫目标背道而驰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谢伏瞻
摆脱贫困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和共同理想,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共同使命,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今天世界物质基础水平已经高度发达,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民众生活在困境之中,贫困和饥饿现象依然严重。
消除贫困面临着许多全球性挑战,特别是当前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世界经济增长形成重大威胁。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只有长期稳定均衡发展才能为缩小南北差距、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创造条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因此也与减贫目标背道而驰。
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各国国情不同,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发展模式不同,在减贫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各国应当互学互鉴,加强交流与合作,吸取有益的社会经验。
不断强化脱贫攻坚的投入保障
财政部副部长 邹加怡
财政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40年的锐意改革,我们通过财税政策推动地区平衡发展,改善民生、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大大增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强化脱贫攻坚的投入保障,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每季安排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全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7年的3.1%,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包容性增长,并发挥政府投入和融资促进作用,推进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此外,我们还将全面扩大开放,全方位推进国际减贫发展合作。
进一步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朱鹤新
减少和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金融为中国扶贫事业提供了坚实支撑。近几年,中国扶贫贷款保持高于各项贷款10多个百分点的增速,直接获得银行贷款的贫困人口接近2000万,基础金融服务在贫困乡村逐步普及。
接下来,我们还将围绕决胜脱贫攻坚以及实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事业和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推动大中型金融机构加快完善扶贫或普惠金融事业。进一步打通金融资源回流农村的渠道,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此外,我们还将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消除弱势群体面临的金融服务壁垒,坚持金融支持和风险防范两手抓,在增加金融资源投入的同时,高度关注金融扶贫潜在风险,加强金融扶贫业务监管,规范金融扶贫资金使用。
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给人以信心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林毅夫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给人以信心。一个国家不管多贫穷,只要思路正确、政策到位,就有可能在不到一两代人的时间里改变命运,走向繁荣。
改变贫困命运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在这个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在早期,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最大量地创造就业机会,让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现代制造业。然后积累资本,创造外汇,增加税收,向附加值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转型。
市场竞争可以有效配置资源,但政府不可或缺,需要由政府来克服市场失灵。中国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给转型期的传统产业以必要的保护补贴。同时,放开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设立经济特区、工业园、加工出口区,积极招商引资,提高了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也为中国取得辉煌的减贫成就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经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郑永年
在21世纪,贫困仍然是人类社会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与障碍之一。不仅发展中国家存在贫困问题,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经济衰退等因素导致的中产阶级规模缩小,让一部分人滑向了贫困。
解决贫困问题需要资本跟政府,或者市场跟政府的共同努力。资本主义虽然能创造财富,但也会制造贫困。尽管早期资本主义通过社会福利政策等缓解了社会遭受的痛苦,但却没有解决贫困问题。
西方现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政府该如何去推动经济发展,这也是当今西方政治经济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
总结中国经验,回顾中国在过去各方面的进步,我相信,中国的经验无论对发展还是对扶贫都行之有效,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参考意义。这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毫无疑问,中国经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中国减贫事业的成功令人震撼
世界银行行长 金 墉
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让中国稳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其间,中国已经有数亿人摆脱贫困,并有望在短期内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这种奇迹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中国的成功除了有赖于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外,还要归功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持之以恒地坚持扶贫。
在减贫过程中重视扶贫开发,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减贫经验。而根据各地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扶贫,在扶贫工作中将援助向重点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在一些贫困地区进行的“最后一公里”精准脱贫,将帮助中国实现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世界银行一直同中国保持着密切合作,我也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中国减贫事业的成功令人震撼,也令人赞叹。
中国大力推动南南合作和经验共享,很多国家都因此受益。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也会进一步学习中国的改革开放经验。
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 阿奇姆·施泰纳
40年前,没有人能够想象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能在短时间里实现经济腾飞,并取得巨大的减贫成就。
中国在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帮助其自身摆脱贫困,也在帮助世界摆脱贫困。
中国采取了发展与减贫并重的战略,坚持联合国倡导的“不让任何一个人落下”精神,这是中国实现数亿人脱贫并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重要原因。
在让数亿人摆脱贫困的同时,更通过多维度的减贫方式,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这表明中国深刻理解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意义。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一直致力于解决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中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使摆脱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组成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
放眼未来,我们将从中国汲取更多经验。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在帮助许多发展中国家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更有助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与中国合作使农村减贫更有效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 吉尔伯特·洪博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的减贫成就也帮助国际社会成功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将极端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具体目标。
中国自1981年正式成为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成员国后,不仅在农村减贫方面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经验,对外发展援助也大幅增加,为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投资,包括经济上的援助和技术上的支持。
今年早些时候,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同中国共同建立了南南与三方合作基金,旨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我相信,与中国的合作能更有效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农村减贫工作。
我也希望,中国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多边机构,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更好地推进全球减贫事业,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世界共同繁荣作出新贡献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 金立群
中国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非凡成就。中国经验对其他有志于实现同样发展成就的国家而言,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的成功是多边主义的一个成功案例。中国和国际开发机构之间建立了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并在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中获得了国际视野和更多经验,使得中国在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政策方面少走了不少弯路。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贯大力支持多边主义和多边机构发展的原因。
中国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是希望借此推动更有效的国际合作。过去40年中,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国家从这些多边机构获得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新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准备好发挥更大作用,愿意为推动世界共同繁荣作出新贡献。
重视农业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新开发银行行长 卡马特
中国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减贫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难有其他国家能够比肩。
中国是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在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即在2020年之前消除绝对贫困,充分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不让任何一个人落下”精神。
中国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在该领域大量投入,同时也采取多种举措推动农村的非农经济发展,这对于减贫至关重要。在国家范围内大力改善基础设施,让全国的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都得到改善,使得贫困人口能够更好地接触市场,也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了机遇。
同时,中国重视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让农村低收入人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受益。注重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帮助偏远地区的人们享受到更多服务。重视教育的发展,大力提高农村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过去40年间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这些经验可以为很多国家提供借鉴,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0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