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有输家的赌约 格力和小米五年经历更值得关注
12月2日,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格力电器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董明珠说,其实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
将时间轴拨回到过去,这个赌局是五年前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晚会上设下的,当时雷军开玩笑说,如果五年之内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输给自己一块钱。董明珠自然不愿意示弱,霸气地回应,被超越愿意赔十亿元。
董明珠和雷军之间的这个五年赌局,从今天来看,正如董明珠自己所说,“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但在当时,格力和小米实际上代表着两种趋势,格力代表的是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而小米则代表着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那时的董明珠之所以豪气干云,大概是因为她没有意识到作为互联网企业的小米日后会迎来如此迅猛的发展。
2013年到2018年,是小米命运沉浮的五年。小米搭上了互联网风口的火箭,享受了高速增长的光环,也由于出货量放缓受到了商业模式的质疑,但最终打败了困境,顺利在香港上市。从数据和结果来看,这五年小米营收增长逾3倍。小米集团在10月25日公告,预期十月底手机今年出货量将超过1亿部。除了手机以外,小米还衍生出了小米电视、盒子、路由器等产品,在小米生态链的投资版图上,还给米家增加了不少智能家居。甚至在今年推出了直接和格力对标的小米空调。
五年间,董明珠带领格力继续创新,格力手机、机器人、精密模具,等一些高科技产品相继问市,还计划收购珠海银隆,大胆进军汽车行业;参与半导体并购案,进军芯片全产业链,格力已经将家电产业转型到工业集团。
格力前三季度的营业额增长到1486.98亿元,小米则为1304.46亿元。
转眼到了2018年,10亿赌约即将到期,相较于雷军的三缄其口,董明珠显得信心满满。这5年时间,格力与小米做了什么?
格力PK小米,十亿赌局背后的价值
1、格力营收力压小米,小米增速略胜一筹
回顾这5年的发展,小米增长相当迅猛。从2013年的316亿,到2017年的1146亿。2018年第三季度营收508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小米营收总计1304.94亿元,同比增速64.1%。小米国际业务、IoT以及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的增势迅猛,本季同比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12.7%、89.8%、85.5%。
反观格力的销售额从2013年的1200亿开始,在2014年达到1400亿的高点,然后回落到2015,2016年的1100亿左右。虽然2017年全年的销售额数据尚未出来,但从格力公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财报来看,格力前三季度总收入为1120.27亿,同比增长34.51%,可以预测今年格力是能实现大幅度增长的,从目前来看,董明珠已经透露格力2018年营收额预计达到2000亿,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格力的营业额已经超过了小米,这场赌局董明珠获胜的概率似乎更大一点。
2、从市值上看小米已经超过格力
小米今年上市之前曾经希望以1000亿美元估值上市,虽然资本市场行情低迷影响了小米的估值。截至12月11日,格力市值2175.29亿人民币,小米市值3387.19亿港元,折合2988.78亿人民币。从市值上看小米是格力的1.37倍,小米已经和格力拉开差距。
3、越过漂亮的数据,看到的是小米的利润短板
从利润角度,格力2017年净利润224.02亿,小米运营利润122.16亿元,净利润-438.26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格力实现净利润211.18亿元,而同期小米为101.45亿元,不到前者的一半。这种格局与五年前相比较并没有改变什么。
盖饭科技通过公开资料统计
4、多元化布局
格力在家电领域做到了全覆盖,除了王牌产品家用空调、中央空调以外,热水器、冰箱、生活电器(电饭煲、电磁炉、净化器、干衣器等)应有尽有。格力50亿收购长园集团进入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同时30亿参与半导体并购案,注资10亿的格力芯片公司也已经正式成立。格力还有在横跨产业链上下游的,零部件自产自用的野望。格力旗下有凌达压缩机、凯邦电机、新元电子等一批子公司。
13年格力成立自动化制造部研发机床,17年格力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问世,这也标志着格力踏上智造之路。
比起重资产的格力,小米是一家轻资产公司,产品主要靠代工。苹果等高科技企业走也是代工路线,但小米的业务范围犹如星辰大海,扩张得厉害,研发了笔记本电脑、电视、家电、电子设备等多种智能产品,立志要做一家以手机为主的综合生态性企业。
小米手环、小米音响、小米电源这些产品其实就是一个个小米投资的故事,而小米的野心,是集齐“500”个各种类似的公司组成小米生态。
5、格力营收依旧单一,小米多元化成效显著
从产品线角度,格力的主要收入仍然来自于空调,占比达到83.34%,其他收入包括智能装备和智能电器。小米主要收入来自于智能手机,占比68.80%。小米的产品线相比格力要丰富得多,除了手机,小米在电视、笔记本、空调、智能电器等领域不断延伸其产品线,且都销量不错。
盖饭科技通过公开资料统计
盖饭科技通过公开资料统计
据公开资料统计,格力电器过度依赖空调产品,这对格力电器未来发展并不利。一方面是空调市场成长空间有限,已经面临行业天花板;另一方面,空调销售与房地产销售、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房地产已开始降温,之后势必会传统到家电领域,气候因素则更具不确定性。
反观小米多元化策略成效更为显著,其中手机销售收入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从2015年到2017年,手机业务的营收占比已从80.4%压缩至70.3%;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营收比重再一次下滑至68.8%。
与格力相比,小米风格似乎比较佛系。5年来,小米做的事情依旧没有变——主打高性价比的消费电子产品,通过低价吸引大批死忠粉,再依靠庞大的用户群体做生态化的运营。小米性价比高,产品线多。
6、格力的国际化程度远低于小米
2018年三季度,小米海外收入贡献223亿,比增112.7%,占集团总营收43.9%,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根据第三季度出货量,小米在30个国家的智能手机市场中排名前五。而格力2017年国外营收185亿,占比12.4%。
从历史数据看,小米和格力可能旗鼓相当,格力虽然略胜一筹,但胜负难以预测;从行业来看,则是小米占优势,毕竟互联网是大趋势,奇迹随时可能发生。
小米格力十亿赌局谁将获胜:抓住未来的才是最后赢家
五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个不算短的时间,因为不同的发展时期遇到的问题是不相同的。正当壮年的格力与年轻的小米在这五年间的发展恰恰都经历了自己的发展瓶颈期。
1、格力的问题:
1)格力电器主营业务单一
虽说格力五年来的营业额呈现上涨的态势,但说起格力不少人想到的就是“好空调,格力造”,而像是冰箱、电饭煲等其他业务则没有空调这么大的“名气”。无论是在市场份额还是在企业营收入上,空调基本成为格力营收入来源“垄断式”的存在,其他家电品牌基本只占到2%左右的份额。
家电是耐消耗产品,在经历过一场市场争夺战之后,将会进入缓慢发展阶段。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变频空调、艺术化空调在市场上的普及率已经高于60%,空调市场发展空间在逐渐缩小。
目前,格力空调的市占率已经相当高,约为44%(整个中国空调市场零售额约为2800亿元),继续提升份额的难度非常大,好比一个学生,他的成绩从60分提高到85分易,从95分提高到100分难。
格力空调在市场上的发展逐渐逼近天花板,单一品牌已经难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和利润。
2)格力电器多元化的难题
不管2018年的业绩如何,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格力电器主业已经“触顶”。所以,跨界、多元化几乎成了格力电器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格力试图通过布局手机、芯片、新能源汽车行业来丰富自己的产业结构,但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成为格力发展的累赘。首先,智能手机之路已经折戟沉沙,但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4月,格力二代手机销量不到10万部,其在京东商城的评价只有49个,而小家电业务只能说是不温不火。
其次,格力打算收购珠海银隆,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然而最终因中小股东否决了募资方案,董明珠只能拿出自己全部身家投入的银隆新能源反而股东失和,陷入困境。而今,格力和珠海银隆的纽带,只剩下董明珠和进入珠海银隆的那些格力前员工。
最后,500亿造芯片是格力最靠谱也是最难的一次“跨界”。近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透露,投资30亿元间接入股安世半导体,在此收购案的推动下,格力电器的造芯计划真的落地了!但造芯片不是一句话这么简单,需要大量技术人才,需要大量的投入,见效慢,而且成功率低。董明珠公布的芯片研发投入在500亿,在面对动辄百亿千亿成本的芯片研发就是杯水车薪。
3)格力加强线上渠道布局,慢人一步仍为痛点
相比于美的、海尔早早自建电商平台,格力布局线上渠道显得姗姗来迟。此前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曾表示,格力不是不愿意发展线上渠道,而是一直在等待时机成熟。格力对线上销售的后期服务和线下一样,非常重视,如果售后服务无法满足线上的销售,那么格力绝对不会进行线上推广。
但在董明珠与小米董事长雷军“10亿元”赌约之后,格力开始向阿里等电商渠道业务倾斜。格力引以为傲的线下销售虽然实力强大,但是电商线上渠道是大势所趋。
但格力的电商平台发展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海尔和美的早在两年前就纷纷完善了电商销售渠道,并且销量持续在往上增长。在这5年间,格力已经连续3年被老对手美的甩在身后。2017年,美的营收达到约2419亿元,最新市值达到2444.57亿元,比格力多出近300亿元。
4)格力的国际化比重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格力是三大白电巨头(美的、格力、海尔)对本土市场依赖程度最高的企业,也就是说,海外市场对格力电器的贡献率在三大白电巨头中最低。格力电器海外市场贡献率不足25%,而美的、海尔的海外市场贡献率均已接近或超过50%。
格力的企业战略相对封闭,对开发、经营国际市场不利。
不过,格力也在改变。今年1月份,格力光伏多联机正式落地美国凤凰城,用董明珠的话说,“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空调项目”。至于多大?格力官方均未透露交易额。
格力超低温多联机产品也已入驻美国水牛城,格力同样没有公开交易额。
2、小米的问题:
1)小米的印度智能手机老大地位不保
众所周知,自从小米进入印度手机市场后,迅速拿下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小米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小米又着重突出了自己在印度市场的成绩,称“第三季度小米继续保持印度市场份额第一,达30%,比第二名高出7%。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印度市场手机出货量第一的地位。”
然而,从公开数据来看,小米“在印度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出货量第一”的说法似乎并不成立。今年7月24日,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发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报告三星以29%的市场份额力压小米,夺得印度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小米则以微弱的差距排在第二,市场份额为28%。
从公开数据可以看出,小米在其国际化根据地市场的老大地位并不稳固。此外,小米在印度市场还面临来自OV、荣耀等品牌带来的竞争压力,其第一宝座的位置还有待进一步巩固。
2)小米在国内市场日益艰难
2018年三季度报里说了这508亿元营收里面国际市场占了43.9,也就是223亿元,但是这里没说明的是在海外市场(主要是印度)售卖的都是红米等低端机,利润率极低。
如果扣除印度的手机销量的话,国内又有多少?
来自第三方的数据说明,小米国内上半年的销量只有2670万部,排在OPPO、vivo、苹果、华为、荣耀之后,跌出前五,而且下半年还有华为的mate旗舰热销,差距还会越来越大。
3)小米没有杀手锏级别的产品,中高端市场刚刚发力
作为小米最核心的业务,智能手机产品总能给小米总营收做出最大的贡献。具体到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的营收达349.8亿元,同比增长36%,占总营收近七成。
在财报发出后,雷军通过微博发声,称小米“站稳高端市场”。但从平均售价来看,这一说法似乎也很难站得住脚。
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为1052元,作为对比,今年华为、OPPO、vivo等主流厂商推出的旗舰产品平均售价在3000元以上,华为Mate 20 Pro、OPPO Find X、vivo NEX的均价甚至超过了4000元,远超小米售价。
定价2000元以上的手机还是很难被看作为高端手机。
并且2018年小米发布的MIX3代不禁让人失望。OPPO、vivo像致敬一样交出了自己真全面屏的作品,而MIX3的滑盖方案,在OPPO Find X 面前,似乎无亮点。
而华为继续在软硬一体化的道路上狂奔,没有追逐真全面屏,却也拿出性能强悍、没有短板的mate系列,尤其是拍照性能。
4)转型互联网公司进展缓慢
财报数据来看,小米的营收支柱始终是以手机为核心的硬件业务,小米智能手机的营收达349.8亿元,同比增长36%,占总营收近七成。尽管小米在第三季度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较上一季度的8.8%有小幅进步,但在三百多亿的总营收面前,依然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5)股价依旧破发,被高估
回望小米上市之初,德意志资本、麦格理、光大证券、西南证券等券商机构,均在研报中给予小米“增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在19.6港元/股至30.3港元/股之间。
目前小米与17港元/股的发行价相比,当前股价依旧缩水13.3%,仍处于破发状态,与机构预期的目标价渐行渐远。
进入11月后,机构分析师便开始下调小米的目标价。其中,麦格里下调小米预测市盈率从35倍降至33倍,目标价则由30港元降至25港元,不过维持“跑赢大市”评级;花旗将小米的目标价调至17港元;建银国际将小米集团评级从跑赢大盘下调至中性,目标价从20港元下调至16港元。
对于小米业绩尚佳但股价不振的原因,行业专业人士认为,归根结底,这说明小米的业务模式不被资本认可。
结语
已至年末,这场赌约也终于到了即将揭晓答案的时刻,雷军、董明珠这两位大佬之间的巅峰对决,到底谁会赢呢?相信最终的结果也只能等到两家企业公布2018年年报之后,才知晓实际战况如何!
十亿赌约的生效的这五年里,董明珠混成了网红,带领格力在多元化的路上试水,跨界手机行业,毅然决然杀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甚至做起造芯“梦”,虽然多元化之路走得坎坷,但在备受争议中的董明珠并没有妥协。格力电器2013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186.28亿元、1377.5亿元、977.45亿元、1083.03亿元、1482.86亿元和1487亿元。
对比小米,则享受到高速增长的光环。当初实力悬殊都敢以一己之力叫板格力这艘商业巨轮,更何况乘着互联网风口的火箭,做手机,做电视,甚至还造起空调。小米在203年至2018年前三个季度营收分别为316亿元,743亿元,668亿元,684亿元、1146亿元和1304.9亿元。从百亿体量冲击到千亿体量,显然彪悍的小米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小米花了八年的时间,达到了和创办了27年的格力同等的市值和收入,这意味着互联网的效率和速度确实不同凡响。
其实在这场赌约中,并没有输家,小米赢得了市场,格力赢得了品牌。在这场世纪豪赌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实体企业格力的多元化发展,我们也见证了互联网企业小米的高速增长,显然这都是中国制造在当前的缩影,无所谓输赢,这都是中国企业的整体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