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幼儿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武俊杰 摄
北京发布乡村振兴规划,2022年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
每个乡镇将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昨日,《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规划》,未来五年,相关部门将给广大农民送去民生“大礼包”,通过实施一系列的重点任务和项目,促进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切实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村振兴关键词
|
垃圾分类
到2020年,完成约150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99%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
“厕所革命”
到2020年,90%以上行政村公共卫生厕所达到三类以上标准,98%的户厕达到卫生厕所要求;到2022年,全市农村公共卫生厕所达到三类以上标准。
农家乐
规范各类在村企业、“农家乐”和便民服务商户生产经营行为,2020年基本取缔农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绿色村庄
到2020年,累计创建1000个首都绿色村庄;到2022年,累计创建1100个首都绿色村庄。
农业绿色发展
到2022年,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5%以上,化学农药用量降低15%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化肥施用量降低28%以上。
低收入农户帮扶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所有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标准线,低收入村全部消除。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到2022年,基本实现每个乡镇都有1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远郊平原和山区居民基本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20至30分钟可及的目标。
农村养老服务机构
到2022年,建成不少于450家农村幸福晚年驿站,平原区、浅山区每个乡镇建设1个养老照料中心。
农村民生保障
农民职业能力提升,到2022年,农民成人中专学历教育年招生规模稳定在3500人左右,在高职招生中专门设置农村户籍考生计划6500人左右。
【生态环境】
全市将新增森林绿地96.4万亩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北京将构建平原地区大尺度森林湿地,完善以浅山区为重点的生态涵养区造林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留白增绿和拆违还绿力度,不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建设更高水平的园林绿化生态系统。
《规划》提出,到2022年,全市新增森林绿地面积96.4万亩,相当于220多个颐和园的面积。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基本服务设施、交通物流设施、“煤改清洁能源”、信息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此外,北京将通过实施污水垃圾治理,推进“厕所革命”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北京城乡接合部、重要水源地和民俗旅游村等重点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将由52%提高到95%以上,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将得到有效处理,户用卫生厕所将基本实现全覆盖,周末和节假日乡村旅游发展地区道路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乡村公路将更加安全通畅。
【教育医疗】
至少建成450家农村晚年驿站
在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北京将持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打造“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民生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均等化。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农村教育上,继续完善学前教育布局,实现每个乡镇拥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基本实现户籍儿童学前入园全覆盖;在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上,到2022年,基本实现每个乡镇都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并统筹规划、补充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15至30分钟可及的目标;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上,到2022年,建成不少于450家农村幸福晚年驿站,平原区、浅山区每个乡镇建设1个养老照料中心,农村养老机构能够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于居家养老的农村居民,将通过打造“老年餐车”,解决老人们的日常饮食问题。
【土地资源】
涉农区预留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超5%
按照规划,北京将完善土地利用管理政策,盘活存量,用好流量,辅以增量,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
在用地保障上,涉农区编制乡镇域规划,可预留不超过5%城乡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单独选址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用地复合利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产业,拓展土地使用功能。依法落实“乡镇统筹”等有效机制,实现减量集约高效利用。
此外,北京将全面完成对违法“大棚房”的排查清理整治,加强农业生产空间结构优化管理。完善农地农用机制,制定设施农用地管理细则。探索通过建立统一的集体承包土地流转平台,规范流转行为,有序利用土地资源。北京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组织功能,进一步规范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行为,鼓励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融合性产业。
【交通物流】
完善物流体系 2022年“村村通快递”
《规划》要求,编制“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研究编制乡村公路路网、远郊区客运枢纽站建设等专项规划并推进实施。到2020年,基本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总目标。
结合农村道路建设,北京还将完善乡村慢行交通系统,打造特色骑行路线、绿色步道,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传统村落、民俗村等乡村特色旅游区域开通乡村旅游客运线路。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推进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区物流中心、乡镇物流站和村级物流点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到2022年实现“村村通快递”。
■ 解读
乡村振兴要“城市农村一起抓”
《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昨日发布后,针对《规划》的目标、特点及落实保障措施,记者采访了市发改委副巡视员王颖捷和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康森。
王颖捷表示,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立足“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北京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在规划、人才、土地等方面改革创新,在乡村环境整治、绿色有机农业整体品牌打造和乡村旅游品质提档升级上实现重点突破,在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低收入脱低工作水平和基层治理水平上实现有效提升。
关于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康森表示,未来将坚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区级层面,各区担负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责任,13个涉农区党政一把手是乡村振兴的“施工队长”。镇村层面,结合“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推动各方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到乡镇、到村。还将以正在进行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