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上海 » 正文

全球报道:小区是“主阵地” 孩子是“生力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2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小区是 主阵地 孩子是 生力军[点滴进步]●上海自2000年成为国内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经过多年努力,已开

原标题:小区是 主阵地  孩子是 生力军 

[点滴进步]

●上海自2000年成为国内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经过多年努力,已开展了许多基础性工作。

●去年上海“两会”期间,垃圾分类就已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去年3月,上海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建立生活垃圾的全程分类体系。

●为了保障立法的严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形成后,于去年下半年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了三次审议,并在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后,作出了修改。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等待今年人大的审议和表决。 

废家具、旧家电等大件垃圾应该如何处理?中药渣算不算湿垃圾?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在即,《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提交本届大会进行审议和表决。

为了给这次审议做准备,会前,不少市人大代表来到上海街头、小区,再次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特别是在去年上海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建议制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议案的厉明代表,把上海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的点滴可喜进步都看在眼里,并希望能通过立法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市贯彻施行。

在昨日开幕的上海市政协会议上,生活垃圾分类也是很多委员关注的重点,并纷纷为此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厉明

桶上标签与以前不一样

人来人往的南京路步行街上,每走十几步就能碰上一个分类垃圾桶,一边写着“可回收物”,一边写着“干垃圾”。过往的行人丢垃圾时,都会下意识地停顿一下,再将饮料瓶、食品包装纸等扔进相应的垃圾桶内。

市人大代表、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主任厉明的办公地点,就在南京路步行街旁的一幢写字楼里。厉明注意到,步行街上的这些垃圾桶标签和以前贴得明显不一样了。以前的标签贴的五花八门——有的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有的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但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的出台,垃圾桶上的标签已逐渐统一。在厉明看来,无论是垃圾桶上一张小小的标签,还是人们举手之劳的小小一“分”,都是上海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的可喜进步。

最主要构成是厨余垃圾

厉明对垃圾分类的关注源自多年前的一次节目录制。一位环保局负责人提及,虽然居民做到了分类投放,但垃圾车依然混装运输。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台北市带着“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经验登陆城市最佳实践区,这又给他带来了深深的触动。

厉明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的研究结论,中国居民生活垃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厨余垃圾,这一比例超过6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70%至80%。“这样看来即使上海仅有一半的垃圾,能够在源头上得到好的处理,那结果也会是很惊人的了。”抱着这样的想法,厉明不断收集社区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经验。在此过程中,闵行某小区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方案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他们的做法是把厨余垃圾收集起来,通过专业设备直接将其发酵成为肥料,然后应用于小区里。”加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要建立完善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以保障上海生态安全,这一切最终促使他在去年上海两会上呼吁推动垃圾分类立法。

今后垃圾或定时投放

令他感到欣喜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就将提交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表决,这也将为垃圾分类的实施,提供切实的制度化保障。

由于垃圾分类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故而在条例草案的制定过程中,人大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在此过程中,厉明也多次参与审议讨论,并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比如我们现在采用的是24小时随时投放,但到了适当的时机,可以改为定时投放,这和其他部分国际化大都市的做法是一致的。”此外,关于垃圾投放的收费方案也可以在未来纳入考量范围,“待条件许可了,且相关监控手段能跟上了,我觉得适时会推出这些措施”。

大家应抱有宽容心

已经公示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共十章六十四条,分别对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标准、源头减量措施、收集容器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条例草案在“分类标准”上将生活垃圾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种标准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例如“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等。

对此,厉明认为,这样的罗列说明能够便于市民理解,但条例草案对干垃圾的定义有些模糊。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审议的草案修改稿中,干垃圾被定义为“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没有被归于前三类的垃圾都属于干垃圾?可能并不见得。”厉明提出,可以将第四类修改为“其他垃圾”。他的建议被采纳了。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审议的草案修改二稿中,“干垃圾”的定义已变更为“其它垃圾”,并对具体种类作出列举。

垃圾分类工作涉及面广,对技术层面的要求也较高,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重重困难。正因为有一定难度,才更需要通过法律进行保障,通过加强执法力度来贯彻施行。厉明坦言,垃圾分类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必须完成的“功课”,因此大家也应抱有一份宽容心,“当然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每位市民都应该意识到,垃圾分类是我们的法定义务、法定职责,每个人都应该尽全力完成好”。

■人大代表李华

延长小区成示范点

静安区延长小区的垃圾箱房设在小区居民的必经通道上,但只有干垃圾箱和湿垃圾箱两种。延长小区是大宁路街道的垃圾分类示范点,为何垃圾只有“两分类”?1月24日,前来调研的市人大代表、大宁路街道宝华居民区书记李华感到奇怪。

随后,延长新村居委主任沈平陪同李华走进垃圾箱房隔壁的一间小屋。只见五个不同颜色的可回收物投放箱一字排开,上面标着“废金属”、“废玻璃”等名称,并绘有对应的符号。墙角还有一个红色的投放箱,标注“有害垃圾”字样。

原来,为了给后续的收运处理提供方便,延长小区把垃圾的分类进行了细化,将可回收物分为废玻璃、废金属、废纸、废塑料、纺织品五种,让居民分别投放。这种做法的效果如何呢?李华代表打开几个箱盖查看,发现里面的垃圾被分得十分清楚。

沈平介绍说,延长小区是全区较早推行垃圾分类试点的小区,居民已在多年实践中养成了习惯,对于可回收物的细化分类也很配合。为了鼓励居民参与分类的积极性,居委会还在小屋里放置了电子秤和公益箱。前来投放可回收垃圾的居民完成垃圾称重后,可以得到一枚圆牌,代表一定数额的公益基金。居委会不定期清点居民投入公益箱的圆牌数量,统计出对应金额后,会将等额经费投入社区的助老护幼服务,作为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回馈。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在李华看来,对于垃圾分类推行较为成熟的小区来说,延长小区的细化分类办法值得借鉴。不过,本市还有不少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刚刚起步,推广措施应与小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李华工作的宝华现代城小区,居民会把垃圾倒在每个楼层的垃圾桶内。

想让老居民改变旧习惯,就得对垃圾桶的设置进行调整。“居委会计划今年春节后在部分楼组试点,将楼道里的混合垃圾桶改为干垃圾桶,并在底楼增设一个湿垃圾桶,引导居民进行干湿垃圾分类投放。之后,我们打算给每个楼层都配置干湿两分类的垃圾桶,目前正通过召开座谈会征询意见。等到相关法规通过后,小区垃圾分类的执行就更有保障了。”

怎样才能引导居民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李华认为,不如从娃娃开始培养,孩子的行为很能带动、影响身边的成年人。“引导孩子的方法不能太生硬,否则起不到效果。要结合孩子爱玩的天性,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会垃圾分类。”前两天,宝华现代城小区举办了一场面向中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新时尚”活动。孩子们跟着老师学习给机器人简易编程,让机器人识别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并投放到对应颜色的垃圾桶里。通过这场活动,孩子们记住了“四分类”垃圾桶的标志色,也学会了生活垃圾应该如何分类。李华希望,孩子们能借此形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传递给更多人。

■人大代表朱思欢

智能垃圾箱房更方便

和延长小区、宝华现代城一样,越来越多的小区都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推广方式。

1月25日早晨,市人大代表、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紫荆居民区书记朱思欢来到天宝西路上的蒋家桥小区调研垃圾分类情况。此时,正赶上几位居民来到小区智能垃圾箱房前倒垃圾。经过刷卡、按钮,垃圾箱房自动开箱。待居民选完投放物的种类后,系统自动对垃圾进行称重,然后给居民的绿色账户录入积分。朱思欢了解到,这间垃圾箱房每天早晚各开启2小时,居民一般在早晨出门上班时或者晚上下班回家后把垃圾倒掉。

使用智能垃圾箱房,是否比志愿者人工管理更为方便?朱思欢向蒋家桥居民区书记丁素芳询问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以前,我们小区用的是普通垃圾箱,另有一个专用的湿垃圾桶。居民倒垃圾时,当班志愿者要协助把湿垃圾分拣到专用桶中,既麻烦又费时。”据丁素芳介绍,当时,和蒋家桥小区采用同样方法的小区不在少数。为了推广垃圾分类,每个小区的志愿者每天都要完成一定量的湿垃圾分类指标。由于居民投放湿垃圾并不积极,志愿者担心指标完不成,常常要到菜场去捡湿垃圾存着,每天投一点到湿垃圾桶里。丁素芳发现后,感到十分尴尬。

寻找最合适本小区的方式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说到底是居民自己的事,光靠约束志愿者显然不合理。去年年初大调研时,蒋家桥小区居民主动向虹口区相关领导提出,应该寻找更好的办法,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不久,一座智能垃圾箱房就在蒋家桥小区建成了。居民按户刷卡投放,谁投的次数多、谁投的分量重,系统后台上一目了然。谁家没有参与投放,或者投放次数过少,居委干部获悉后,就会上门了解情况。“有的房子换了住户,上一家没有把卡移交给下一家,我们就帮他们重新办卡。有的人卡丢了,我们就协助补卡。从现在的情况看,这里的每户常住居民都认真投放了。”丁素芳说。

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高了,应当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他们坚持下去。让谁负责这件事好呢?丁素芳和同事们想到,不如推选孩子们担任“小小楼组长”,根据垃圾投放数据,把受表扬者的名字写在楼道的小黑板上。这样,既能给做得好的居民增添荣誉感,也能让孩子们从小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丁素芳说:“试下来,这个方法很好用,孩子们都很踊跃,有的居民也会向受表扬者‘取经’。”

调研结束后,朱思欢说,她会把蒋家桥小区的好做法带到本届人代会上,与其他代表交流分享。“虽然一个小区的好做法未必能在另一个小区里套用,但大家可以互相汲取经验,最终寻找到最适合本小区的方法,把垃圾分类的好事做下去。”

[委员建言]

在刚刚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垃圾分类的话题也引发了场内热议,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给出自己的“金点子”。

市政协委员骆山鹰

垃圾分类可以“智能化”

智能垃圾分类能够承担垃圾种类自动识别、倾倒垃圾监督管控等功能,而实现了数据平台化后,也能够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市政协委员、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骆山鹰十分关注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同时积极收集了不少数据和案例。

骆山鹰介绍,上海已经发放了380多万张绿色账户卡。然而,曾经用过的仅占50%,经常使用的还不到20%。由此可见,绿色账户卡使用率较低,“僵尸户”不在少数。在宣传方面,大多数社区仅通过居委会发放宣传手册、垃圾桶等方式进行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许多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基本认知,和最新政策动向也相对陌生。“比如支付宝的‘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等就不为多数人知晓,而在执行层面,如果取证过程和违法执行等实施细则方面不够完善,容易造成取证难、法不责众等情况的出现”。骆山鹰指出,在当下上海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垃圾分类纳入“智慧化”进程便是解决上述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在骆山鹰看来,智能垃圾分类能够承担垃圾种类自动识别、倾倒垃圾监督管控等功能,而实现了数据平台化后,也能够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所以我认为,首先可以增加智能垃圾分类设施的布点,在大型商场、便利店等公共场所,先行投入智能饮料瓶回收机,由点及面、由简入繁提高智能垃圾分类设施的曝光率和使用率,为逐步实现垃圾回收分类的无人化、自助化奠定基础。”

其次,也应加快推进智能垃圾分类数据平台的建立,通过整合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绿色账户及其他平台数据,为政府在垃圾源头分类、收运等各个环节提供数字、图像化的大数据服务。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行等平台,增加绿色账户的使用便捷度,并引入相对应的公益激励,加大对绿色账户的宣传和推广。

致公党上海市委

郊区建立分层培训制度

应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垃圾分类分层培训制度,对一线垃圾分类指导员、监督员,和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保洁员分别进行分类培训。

除了中心城区,郊区的生活垃圾分类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和重视。

致公党上海市委就提交了一份聚焦郊区生活垃圾分类的集体提案。提案指出,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包括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执行力不强,对村民宣传和培训工作不够深入,部分村民的分类意识不强、热情不高,对镇、村的考核督查缺少有效抓手,对保洁员、农户缺少激励措施,镇级分类转运车出现“混装”的现象时有发生,建筑垃圾清运成本高,就地掩埋没有足够的消纳场所等。

对此,致公党上海市委建议,应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垃圾分类分层培训制度,对一线垃圾分类指导员、监督员和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保洁员分别进行分类培训,从而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于坚持、形成习惯,因此可以从考核、监督、奖惩等环节入手,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同时夯实经费保障,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设施及日常维护费、管理收费等资金管理制度,以保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设施的长期运行。

此外,与市中心相比,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更具有现实条件和实践优势。相对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相对简单,60%左右都是可堆肥的,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便可以考虑采取“可堆肥”和“不可堆肥”两大类标准。要求农户对垃圾进行一次分类,再由保洁员进行二次分拣——可堆肥垃圾就地沤肥处理,不可堆肥的则采取集中外运的措施。

(责编:陈晨、韩庆)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