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浙江频道: 一条1.2米的怪鱼,专家鉴定为鲟已放生(视频)

   2019-03-07 凤凰网和腾讯视频9130
核心提示:3月6日下午1时许,温州龙湾公安分局状元派出所接到报警,有居民说自己在瓯江里打到一条怪鱼,怀疑是珍稀鱼类。接到报警后,值班

3月6日下午1时许,温州龙湾公安分局状元派出所接到报警,有居民说自己在瓯江里打到一条怪鱼,怀疑是珍稀鱼类。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夏克楚迅速赶到现场确认。

夏克楚赶到状元横街渔民的家里时,周围已经围了不少群众来“看稀奇”。夏克楚走近一看,发现一个不锈钢盆里有一条体长长的“怪鱼”,外观酷似国宝“中华鲟”。

这条“怪鱼”体长有1.2米左右,在直径一米的不锈钢盆里显得很“憋屈”,夏克楚立即叫渔民找来大水盆,并增加盆里的水对其保护。

大鱼放在水盆不是长久之计,夏克楚立即拨打了渔业部门和野生保护动物协会电话,请相关专家前来鉴定,以便确认它是否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随后,当地渔业部门和野生保护动物协会相关人员也赶到现场,经初步判断,这条怪鱼是长江流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鲟”鱼,是否就是“中华鲟”还需进一步基因鉴定。

捕上这条鱼的渔民姓林,老林说,他少年时当过兵,部队退伍后一直靠打鱼为生,他在瓯江上打鱼三十多年,从未见过长相这么奇怪的“怪鱼”。

老林回忆,自己中午在瓯江里捕鱼时,突然感觉渔网很沉,将渔网拉出水面时,就发现网里有一条嘴巴尖尖、长相奇特的“怪鱼”,他便将“怪鱼”带回了家。

没过多久,附近邻居纷纷前来观看,不少围观群众称这可能是国宝——中华鲟。老林也不懂,他赶紧让儿子在网上查询了“怪鱼”的信息。儿子查询后,发现这条大鱼和中华鲟很相似,应该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老林听到后,心里一阵慌,立即求助警方帮忙确认。

下午4时许,这条鲟鱼经专家确认健康无恙后,已由渔政部门和渔民送到瓯江放生。

中华鲟,一个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存在距今逾1.4亿年历史。它有很多称号,如“水中活化石”、“长江的主人”、“水中大熊猫”等,在野生状态下的中华鲟早已步入濒危(极危)物种行列。最新研究指出,近年来没有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以及幼苗。

鲟鱼并放生了,老林自豪地说,能在瓯江中发现鲟类,说明瓯江的水生态在渐渐改善。

原标题:温州瓯江捞上一条1.2米的怪鱼,专家鉴定为鲟已放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