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20小时全梳理。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响水爆炸事故的伤亡数字仍在不断刷新,截至22日11时许,本次爆炸事故已造成死亡47人,危重32人,重伤58人。事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江苏省和有关部门全力抢险救援,搜救被困人员,及时救治伤员,做好善后工作等。
从惊心动魄的爆炸现场,到严重的伤亡数字,响水爆炸以其惨烈,再次震撼了公众,展现出化工灾难的惊人破坏力。事故发生后,救助与善后无疑是要务。但该事故暴露出的危化品监管问题,显然也值得梳理和反思——从该厂的生产原料、流程看,此次事故跟可燃性液体、危化品苯不无关系。
很多事故早有端倪。拿此次事故看,涉事化工企业天嘉宜的安全记录,可以说是劣迹不少。2015年5月、2017年7月都曾被当地环保局通报,2018年2月则被原国家安监总局发出的督促整改函点名批评,并指出它存在13个安全隐患。
值得一说的是,原国家安监总局督导组曾指出的隐患中,包括构成二级重大危险源的苯罐区、甲醇罐区未设置罐根部紧急切断阀;动火作业管理不规范,如部分安全措施无确认人、可燃气体分析结果填写“不存在、无可燃气体”等;现场询问的操作员工不清楚装置可燃气体报警设置情况和报警后的应急处置措施,硝化车间可燃气体报警仪无现场光报警功能等。漏洞这么多,无异于为海恩法则应验埋下伏笔——这可是危化品。
▲3月22日清晨,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现场。图片来自新京报。
如今,此次事故的原因尚在调查之中。据科技日报报道,有专家分析,“从爆炸现场视频,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曾发布的江苏天嘉宜化工公司有13项安全隐患问题初步判断,这次事故可能是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管道堵塞造成的。”在有关部门出具正式、权威的调查报告之前,这些仍待查证。
但梳理整个时间轴,有很多疑问显然待解:1年前原国家安监总局督导组就曾明令要求江苏省安监局“在2018年3月15日前,将有关执法处罚及整改落实情况和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举措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当地有关监管部门是否真正落实了此项要求,责令天嘉宜化工整改落实,对其又采取了何种处罚,从目前的公开渠道中我并未查到此类信息。
2018年4月,该企业还经历了一次因为环境污染而带来的停产整顿。2018年4月,央视以《非法排污几时休》为题,报道了该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天嘉宜化工所在的响水生态化工园,遭全面停产整顿。2018年8月,天嘉宜化工通过复产环保审核,恢复生产。
如今,在原国家安监总局要求整改落实仅1年,环保整顿复产仅半年之后,该企业就发生了此次重大安全事故,难免让人怀疑:之前的13条隐患,涉事化工厂的整改真的落到实处了吗?
现实已给出了答案,这场爆炸说明,该化工厂的“病”还没完全祛除。虽然这样的基于现实后果的回溯,显得有些“马后炮”,可对当地来说,这恰说明有些“事先”该做的工作没做好——本该让人“有病治病”,且完全治愈,却让人“带病”复出。
在该事件中,无论是可能存在的“带病运行”,还是重大事故后公开的监管信息有限,都从侧面反映出了,该行业监管的透明度依旧不够。
从国外危化品安全治理的经验看,危化品企业信息透明至为关键,不仅危化品信息要全面公开,监管部门对于危化品企业的监管信息,也要定期发布,并建立数据库,供公众查询。在此情况下,危化品企业隐患治理才能摊到阳光之下,公众才不会蒙在鼓里。
响水爆炸,当地监管部门是如何督促企业整改的,涉事企业是否“带病复产”,这些问题显然都应该一一查清,给受害者和社会公众以交代。
而透过这起个案,监管健全危化品管理,推动危化品企业信息公开,显然很有必要。也只有不断重申“危化品监管该绷紧弦”,危化品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局面,才有可能被更有效地遏制。
□国华(媒体人)
编辑 陈静 孟然 校对 陆爱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原标题:响水爆炸:重申“危化品企业监管该绷紧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