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5月生博会,安翰科技展示胶囊胃镜机器人产品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张明双 摄
今日(3月22日),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翰科技,其前身为安翰有限)申报科创板上市获得受理,拟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募集资金12亿元。按照湖北证监局公布的上市辅导情况,安翰科技改变了原来的创业板上市计划,转投炙手可热的科创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安翰科技为武汉独角兽企业,主打产品为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
2018年3月,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等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安翰科技估值10亿美元。
股东数量超30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安翰科技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自然人股东与机构股东数量合计超过30位。不过,安翰科技由吉朋松、肖国华、XIAODONG DUAN、XINHONG WANG四人共同控制,并与宁波杭州湾新区安翰同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安翰同舟)、张丽、WEI DOU、WEN WU、WEI LI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持股比例为42%,本次发行后预计持股37.8%。
安翰科技出现这样的股权结构,与其创立及融资过程有关。
回溯历史,安翰有限系现任董事肖国华联合另外两位技术人员段晓东和王新宏在美国硅谷创立,2009年落地武汉光谷,创始团队将胶囊胃镜技术带到中国,并通过“3551人才计划”获得500万元无偿支持。
2012年,安翰有限获得山东同晟资本2500万元战略投资,由此将技术变为产业化产品。2013年,胶囊胃镜机器人获得产品注册证,开始上市销售。
期间,安翰有限进行了多次增资、股权转让、间接持股转为直接持股等,股权结构开始分散。2017年8月份,安翰有限宣布完成1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大中投资、软银中国资本、优势资本、虔盛投资、厚新健投、同晟资本,资金用于安翰公司市场版图开拓及新产品线研发,再次增加多位股东。2018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安翰有限变更为安翰科技。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安翰科技持股5%以上的股东有5位,其中3位自然人股东为同晟资本创始合伙人,公司董事长吉朋松为大股东,直接持股12.82%,姜进、郭鲁伟均持股6.08%。吉朋松、郭鲁伟合计持股99.9%的宁波安翰同舟为第三大股东,持股7.45%。联合创始人肖国华、XIAODONG DUAN(段晓东)、XINHONG WANG(王新宏)分别持股4.57%、3.93%和3.5%。
目前来看,安翰科技一旦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同晟资本将获得丰厚的收益。不过,除吉朋松担任公司董事长外,姜进、郭鲁伟均未出现在安翰科技董事会、监事会中。
安翰科技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也提示了多位股东共同控制的风险:如果各股东之间出现分歧导致《一致行动协议》变更甚至取消,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存在发生变更的风险。
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在胃镜检查时,受检者吞服一颗重量5g、尺寸接近临床用口服胶囊的胶囊内镜,胶囊机器人就会在胃中进行螺旋式扫描,将检查图像实时传输至医生电脑。这便是安翰科技的主打产品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机器人(以下简称胶囊胃镜机器人)。
该产品以“不插管做胃镜”为主要特点,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所述,安翰科技所覆盖的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均应用于胶囊胃镜机器人,报告期内该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00%。
安翰科技在官网上称,公司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硅谷、上海、武汉、无锡四大研发中心,建立了武汉和上海两大生产线。
2018年5月份,安翰有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家医疗机构应用了胶囊胃镜机器人,包括三甲医院、大型体检中心等,涵盖专业医疗和常规健康体检领域,年消耗量达50万粒。
在庞大销量支持下,安翰科技过去几年的业绩也颇为亮眼。2016~2018年,安翰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1.72亿元和3.22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2862万元、-1033万元和6594万元。
不过,安翰科技也面临产品单一的风险,收入来源全部来自于胶囊胃镜机器人。安翰科技表示,公司竞争厂商包括国外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集团、国内技术水平较高的医疗器械企业、高科技公司等,随着部分竞争者对新产品的成功研发及商用,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将逐步加剧。
而且,胶囊胃镜机器人本身也有局限性。上述负责人承认,胃镜机器人只能在检查功能上替代传统的电子胃镜,对于小型腔镜手术、切片等,胶囊机器人还不具备这些功能,但在进一步研发中。
对于新功能的研发进度,记者联系了安翰科技宣传负责人,但未获得有效回应。安翰科技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表示,公司正在进一步自主研发一系列产品及技术,部分已经进入临床阶段,但报告期内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