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3月31日文章,原题:美国影响力下降,意中协议显示转变,全文如下:
几十年里,意大利感受到中国经济巨轮的冲击——美国认为,这对西方未来金融和政治构成威胁。但本月,正当美中贸易僵局持续、欧盟一些人要求结束中国不公平商业行为之际,意大利却走上另一条路——中国的新丝绸之路。
意大利与其欧美盟友背道而驰,成为正式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首个七国集团国家。此举表明自西方向东方的地缘政治转变。意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迈克·杰拉奇说:“这不是从欧洲分离,这是意大利在带头。当你带头时,有那么一阵子会独行,但很短暂。”
意大利在贸易和外交上讲求交易性的传统、意现政府对欧盟的不满、美国未能有效干预,以及中国善于利用(西方)政治运转失调,所有这些都是影响意大利做出决定的因素。意还渴望投资、进入中国庞大市场并获得其他经济利益。
除此之外,可能也与意大利的敏锐历史感及对大国权力转移的清醒认识有关。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是意亲密盟友,但意大利对中国也并不陌生。古罗马人喜爱中国的丝绸,中国人看重罗马的玻璃。马可·波罗讲述的与富庶东方贸易往来的故事令西方心驰神往,意传教士利玛窦更是绘制了一幅中文世界地图。
如今,美国从世界后撤之际,中国再度处于意大利地图的突出位置。本周意总理孔特说,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增强,也会在政治上产生越来越大影响力。他是在罗马一家耶稣会刊物举办的活动上发表这番话的。他赞不绝口,称中国努力成为“科技和创新的领头羊……现在美国要挑战中国力争领军的抱负”。听众中有高级外交官、主教和政府官员,他们都渴望更多了解中国。
目前已有16个中东欧国家,包括11个欧盟成员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商贸关系。中意新协议将使中国能使用意大利的关键港口,如热那亚港、的里雅斯特港,后者有铁路直通中欧腹地。本月,的里雅斯特市长罗贝尔托·迪比亚扎看着窗外一艘游轮起航,循着马可·波罗的路线前往中国。他说:“中国人的到来对发展、工作都是一大机遇,不仅对我的城市,而且对我的国家、对欧洲很多地区来说,都是这样。”
美国官员称,新丝路是让中国通过不公平经贸实现更多经济利益。但杰拉奇不这样看。他说,法国“所做的事跟我们一模一样”,而法德与中国的生意远比意大利多。他谈及意大利的决定时说,“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其他会跟着倒。”杰拉奇说,明年是意中建交50周年。当年意中建交也曾被美国批评。他表示,中国在崛起,挡是挡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