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邓琦)去年秋冬季,京津冀“2+26”城市中,20个城市PM2.5同比不降反升。
4月30日,生态环境部通报重点区域2018-2019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10月-2019年3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8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重污染天数为624天,同比增加36.8%。
从各重点区域看,“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最低的5个城市依次是北京、天津、济宁、长治和廊坊,分别为52、66、67、67和67;浓度最高的3个城市依次是安阳、濮阳和石家庄,分别为108、100和100。重污染天数最少的3个城市依次是济宁、北京和长治,分别为6天、9天、9天;天数最多的城市依次是安阳、石家庄和濮阳,分别为41天、38天和36天。
从改善幅度上看,“2+26”城市中邯郸、沧州、济宁和北京等4个城市完成《攻坚方案》PM2.5浓度改善目标;6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其中邯郸、沧州和济宁降幅最大,同比分别下降5.9%、3.9%和2.9%;长治和唐山2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持平,20个城市同比不降反升,升幅最大的3个城市依次为濮阳、开封和廊坊,同比分别上升20.5%、18.1%和15.5%。
济宁、衡水、北京和沧州等4个城市完成《攻坚方案》重污染天数减少目标,同比分别减少6天、2天、2天和1天;24个城市重污染天数同比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3个城市为濮阳、聊城和郑州,同比分别增加18天、14天和12天。
新京报记者 邓琦 编辑 白爽 校对 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