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局】“你是什么垃圾?”)
“侬zi撒喇希”?
这样的灵魂之问,据说正在成为上海的社交新话题。
它的完整表述其实是:“你(扔的)是什么垃圾”;而其应用的场合,则是形成中的新社交中心——社区垃圾投放点。
江湖头条,如今在魔都出街,不随身备个《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就难逃“智障”光环;宇宙传闻,过不了多久,一个新的“物种”——擅长垃圾分类的沪上百姓,将独领银河系风骚。
网络流传的“小龙虾身后事”示意图
垃圾
站在垃圾分类的十字路口,会生出哪些迷思?最近,上海人民刨根究底的“天问”精神,没少引得全国同胞探头:
提问,喝了一半的珍珠奶茶,属于什么垃圾?
上海市民:简单!先把奶茶沥干净,把珍珠倒湿垃圾,把杯子扔干垃圾,再把杯盖放到可回收垃圾——没吃完的外卖同理。
连环提问,那尿不湿是干是湿?粽子和粽子叶如何明断?包着狗屎的报纸怎么处理?一切食物残渣都是湿垃圾吗?
这可难不倒精明的上海市民,莫急莫急,且听吾辈慢慢道来:
水产固然是“湿”,它蛤蜊壳却是“干”;食材废料性属“湿”,粽子叶玉米叶则又作“干”;众人都说猪骨鸡骨都是骨,怎有人知鸡骨为“湿”,大棒骨唤“干”;至于您说那狗屎报纸,报纸“可回收”,粑粑降于其上,便化作“干”。
一番讲述下来,见各外省人士仍如听天书,传说中能把大闸蟹吃完再拼起来的上海朋友,继续发挥解剖学家精神,推出简明垃圾分类教程——“猪四分论”,如下图所示。
一图搞懂垃圾分类之“猪四分论”
有朋友看上海人这回这么气吞万里、金戈铁马,不免生出疑问,“垃圾”如何命中了十里洋场的靶心?
那就要怪你不解其中内情。2019年7月1日,上海市将正式实施“史上最严”垃圾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生活垃圾分类将成为法律强制要求。
有多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四大种类;个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款200元;单位如果进行混合投放或混合运输,最高可罚5万元。
垃圾不分类,城市两行泪。哭诉过后,这里面其实大有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