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吴淞要塞的66式岸炮系统隐藏在坑道中。
公园遗珍,镇海猛将
66式舰炮第一次公开露面是某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到,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该炮平时部署在坑道工事中,下方装有大型滑轨,滑到发射阵地后即可进行全向射击。同时,由于采用和舰炮类似的半自动装弹系统,和手动装弹的陆用榴弹炮和加农炮相比具有较大的射速优势,双联装布局的火力连续性、火力输出性也更强。而且使用专用的对舰穿甲弹,对舰艇的威胁远远大于那些大口径榴弹炮,因此主要用于打击大型水面舰艇,是抗登陆的利器。在新闻中,66式岸炮一轮猛烈射击,海面上一艘靶舰就在瞬间被击沉。
我军武器装备在退役后很多都会捐赠给地方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充当国防教育的实物展品,继续发挥余热。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中的这两门66式岸炮也来自于海军部队的馈赠。可以说,这是这种火炮的第一次公开露面,在全国其他地方还没有见过同型号岸炮。同时,66式岸炮目前并没有完全退役,仍然在一些海岸坑道中服役,配合岸舰导弹一同成为防守海岸的铜墙铁壁。
图片:66式岸炮系统和海鹰2型岸舰导弹配合使用。
66式岸炮所在的军事文化广场位于炮台湾公园的东北角,沿着林间观光主路向北走,大概10分钟左右可以看到右侧一座高台突出于路面。走上高台就能看到江边的军事文化广场,顺着中间的水帘台阶向下走去是一个漂亮的人工水景,其间摆放着一门门铸铁大炮,从其外形上很容易看出是一些景观用的现代仿品。在广场两侧的林间,军绿色的66式岸炮炮塔异常醒目,走近之后才能够感觉到炮塔型岸炮的巨大,与笔者曾经接触到的100毫米、76毫米舰炮相比似乎整整大了好几圈,即使是她的姐妹炮——051型导弹驱逐舰上的76式130毫米舰炮感觉都没有66式大。另外不同于76式舰炮圆滑的炮塔侧面过渡,66式岸炮的炮塔折角更加尖锐,显示出一种雄壮美。
图片:66式岸炮的炮塔更加硬朗。
走近细看,可以发现巨大的炮塔被安放在坚固的钢制底座上,由中心的圆柱状随动机构支撑。炮塔正面防护非常全面,包括随动机构都被厚重的装甲所保护,两门130毫米炮管从炮塔中央升出,高昂的炮口用红色五星炮罩密封。炮塔顶部两侧是射击指挥仪、测距仪等光学仪器窗口,在玻璃观察窗的上方还有可以关闭的装甲盖板。炮塔正面有两个长方形舱盖,是瞄准镜位置。炮塔两侧都有进出炮塔的舱门,这些舱门高高在上,必须通过舷梯才能爬上。绕到炮塔后面,发现是半开放的结构,正中心有一个巨大的钢架结构和薄钢板组成的遮蔽装置。两侧也有悬梯和进出舱门。
顺着悬梯爬上这些舱门,或者直接从炮塔后部半开放开口处可以直接进入炮塔,虽然巨大的并联炮闩和相应的半自动装填机构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但内部仍然显得比较宽敞,两侧炮壁边有钢制地板可以站立。在炮塔的前部可以看到多个控制战位,两侧是众多不知名的仪器,还有一些弹药架安放在脚下。爬上位于炮塔左侧顶部的指挥位置,前方就是一个巨大的可以打开的观察窗,向外望向辽阔的长江江面。
图片:66式岸炮后部呈开放式结构,这是一种人工操作火炮。
吴淞要塞,烽火百年
66式岸炮所在的吴淞炮台,历来是我国江浙沪地区重要的海防要塞,也是扼守长江口的重要门户,一旦攻破侵略者可逆江而上深入中原腹地。看着广场中心的那些炮台上的新老火炮,似乎听到江风中的阵阵鼓点。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虽然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吴淞作为长江门户,长期处于激烈的争夺中。从清顺治八年(1651年)至十二年(1655年),明将张名振、张煌言的舰队曾4次进攻吴淞,3次攻入长江。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率大军进入长江,直逼南京,清朝政府受到极大震动。顺治十七年(1660年),江南总督郎廷佐奉命在黄埔江西岸吴淞杨家嘴口修筑炮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又在杨家嘴对岸修筑炮台,两座炮台夹江对峙,东岸的炮台称东炮台,西岸的老炮台改称西炮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进入第三年,五月初八凌晨,英国侵略者向吴淞炮台大举进攻,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在此与英军展开殊死搏斗。西炮台是吴淞口的主阵地,拥有175门大炮,东炮台只有20余门大炮,属辅助阵地。由于两江总督牛鉴临战逃窜,致陈化成陷入孤军作战,使西炮台陷入敌手。吴淞由此失守,长江门户洞开,侵略军长驱直入,迫使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