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虑
可以说,应对未来养老金缺口的战略储备资金已有较完整的制度设计。不过,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若干弊端,依旧需要加快改革予以完善。
对此,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上写道: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
到目前为止,养老保险改革整体性的操作方案虽尚未公布,笔者无法深入讨论。
但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是需要推进的方向:
一是要调整养老保险体系内的供养关系到一个稳态比例。
如果养老保险缴费人数比例不断下降甚至快速下降,要么提高缴费水平,要么降低待遇水平,否则收支缺口只能是不断扩大,处于扩散状态。
收支都不宜动,放缓缴费人数比例下降速度乃至到一个稳态是现实选择。
有哪些招?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增加缴费人数;进一步限制不正常的提前退休,设计激励制度推行可选择的渐进式延迟退休计划,都是可以探讨尝试的办法。
二是建立规范化的养老金正常调整增长机制。
连续十余年的10%养老金增长,是在特定背景下的政策选择。但从长期看,这是难以持续的。
为此,需要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增长、物价水平等因素,建立一个公式化的养老金调整增长机制。
养老金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复杂工程,更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保护网。
它要承担起两方面责任,一是强制储蓄以平滑居民全生命周期的收入,二是兼顾效率和公平,起到一定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面对春风吹又生的民众焦虑,相关部门需要回应民众关切,给出清晰的时间表和路径图。还应充分协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将代际平衡充分纳入考量,稳步推进改革。
如是,则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方能更好实现。
文/汪德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