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穿山寨Lolita遭辱骂,流行亚文化怎样“出圈”)
Lolita,原为同题长篇小说《洛丽塔》的女主人公。由于小说主要人物形象与日本流行亚文化不谋而合,Lolita在日本引申为可爱的小女孩之义,并用于与其相关的事物。Lolita服装即带有可爱小女孩风格的服装。喜欢穿Lolita服装的女性,又在相关的圈子里被称为lo娘。
近日,一段网络视频将Lolita卷入公共事件。四川一名女孩因为穿了一件山寨的Lolita裙子出门,被另外两名自称是“lo娘”的女孩拦下当街辱骂。她们不仅责备前面穿Lolita裙子的女孩“山(寨)的还好意思穿出来”,还用威胁的语气侮辱:“我是你妈妈”“老子警察局有人”。
青少年甚至成年女性穿着与自己年龄极不相称的小女孩服装,决定了Lolita只是被少数群体喜爱的亚文化。不过,再小众的亚文化,都有圈子外围的普通爱好者,以及圈子核心的“铁粉”。Lolita圈子对“山寨”历来容忍度极低,一个喜欢Lolita但浅尝辄止的女性,与两个Lolita的深度爱好者在大街上相遇,为了服装是“正版”还是“山寨”起冲突,恐怕并非偶然。
以Lolita为关键词在购物平台上搜索,得到的商品数量已经超过了100页。在良莠不齐的市场上,消费者很难分辨何为正品何为仿品。何况,Lolita文化流行几十年来,已衍生出各类分支,有来自日韩和欧美的进口产品,也有国内厂商的二次创意。除非真对Lolita特别的爱好,否则对多数普通爱好者而言,不过是买一件自己觉得还算好看的衣服而已。
任何一种潮流、文化的“铁粉”,向来都是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受不了“叶公好龙”的外围粉丝。两位Lo娘欲对自己喜爱服装正名,其心情可以理解。然而,当街对误穿山寨Lolita者辱骂,就再难得到同情了。把自己的情感凌驾于公共道德和他人权利之上,不仅涉嫌违背法律、破坏社会秩序,也影响了公众对lo娘群体形象的观感。
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句铿锵有力的誓言曾让多少少年感到振奋。如今,流行亚文化与商业潮流汇合,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应有尽有,再生僻的爱好都有物质载体。在亚文化领域,形成了许多封闭又张扬个性的圈子。封闭是相对的,任何一种文化潮流都需要通过传播来维持生命力,吸纳新的成员;而个性则是绝对的,没有特色的文化无法集聚关注,更无力经历时代风雨的洗刷。
这似乎构成了一组矛盾:一方面,文化要通过维持一定原貌来保留本真;另一方面,文化要通过“出圈”来获得生长。正因如此,每当一种亚文化被大众舆论所接受、所传播,欢欣鼓舞者有之,唉声叹气者有之。通过“真”与“伪”的争论,文化实现了互融互通,亚文化因被主流文化接纳而蓬勃壮大,主流文化也因亚文化元素的融入而丰富多彩。
在新闻中,两位lo娘的愤怒,大概就来源于某种Lolita原教旨主义的被冒犯感。也许在她们眼中,忠诚地守护,就是自己欣赏亚文化的主要意义。然而,Lolita文化之所以多年兴盛不衰,就在于其走出了既有的格局。从最早的文学作品,到改编成影视剧,再到如今成为吸引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没有对小说里一个名字的不断引申,何来如今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
当然,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讲,购买“正版”Lolita需要支付高价,而“山寨”意味着廉价,意味着低质量,更可能意味着侵权。服装领域模仿和抄袭之风屡禁不止,对那些低成本剽窃他人创意的厂商,理应接受法律制裁。文化创意市场更清朗,粉丝喜欢文创产品才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