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国产北斗终端产品应用规模累计超过8000万台
全球组网在即,北斗加速走向国际市场
“2020年,我国将如期完成北斗全球系统全面建设,北斗应用也将加快推进,实现中国北斗、世界北斗、一流北斗的发展目标。”在本月举行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如是表示。
从2000年10月31日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到今年9月23日第47颗和第48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历经19年建设,目前我国北斗系统在轨卫星总数为33颗,其中北斗三号卫星23颗。
北斗正成为市场标配“我国导航定位和授时体系将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在新技术融合方面,北斗将与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等深度融合。”据杨长风透露,今明两年,我国还将发射多颗北斗卫星,届时北斗全球系统将全面建设完成。
多年来,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渔业、测绘、矿产、公安、农业、林业、国土、水利、金融等多个行业领域。截至2018年底,各类国产北斗终端产品应用规模已累计超过8000万台,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接近7亿台。
在交通领域,全国已经有超过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6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370艘交通运输公务船舶、近6万艘渔船、3230座内核导航设施、2960座海上导航设施安装和使用或兼容北斗系统。
在终端方面,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5.3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9亿台,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达到400万台,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450万台,各类监控终端销量500万台。在2018年,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中,超过六成的款型支持北斗系统。
中国卫星导航协会会长于贤成表示,目前,北斗系统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增长点,北斗兼容应用已经成为主流方案,行业和大众市场正在向北斗标配化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和行业都针对北斗兼容应用问题,提出行动计划。以上海市为例,2018年《上海北斗时空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发布,提出促进北斗导航在工业、汽车市场、城市管理、农业、时空大数据等领域应用。
广泛服务于民生
除了人们熟知的定位与导航,北斗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于民生领域。去年,河南、广西、广东、陕西等省份陆续完成了共计数百座北斗兼容CORS站网的升级与新建工作并成功试运行,向省内及其周边地区播发北斗高精度信号,面向国土管理、城建规划、环境保护、地震监测、精细农业、智慧城市等提供支持。
还有不少地方针对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及潜在发生区域,部署基于北斗高精度的位移监测系统,全天候预警滑坡、泥石流、沉降、垮塌、地震、裂缝的灾害,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和群众财产损失。
在市政管理和服务方面,北斗系统应用也呈现规模化趋势,而且颇有成效。2013年,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率先在北京燃气行业应用,将北斗应用到燃气泄漏监测、燃气管线巡检、管线建设和管理、管线隐患排查等多个方面。利用北斗提供的精准时空位置,不仅能及时准确地报告燃气泄漏点,而且可以提高巡检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根据测算,北斗高精准燃气泄漏检测车比传统监测效率提升10倍以上。
到了海上,北斗系统依然能发挥很大作用。交通运输部持续在参与搜救的海事救助船舶上安装北斗短报文智能船载终端,截至2018年已累计向涉海用户推广40余万套北斗报警设备,显著提高了海上遇险对象的搜寻效率,减少了海上遇险的伤亡人数。
北斗系统“走出去”
据杨长风介绍,作为世界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先后与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实现兼容互操作。
于贤成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较大的卫星导航需求,通过挖掘这些国家应用北斗系统的潜力,在带动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扩大北斗系统的市场。目前,北斗系统已经覆盖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于这些国家的工农业和服务行业。
在巴基斯坦,北斗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港口管理和交通运输;缅甸则将北斗应用于各地农业数据采集统计工作以及土地规划管理、河运监管等领域;老挝将北斗用于精准农业和病虫灾害监管;文莱则用于城市建设和智慧旅游等……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的统计,中国企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已经实现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销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表示,借助“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北斗系统的应用产业化迎来了最佳历史机遇期,北斗系统“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格局与态势正在被打造得稳固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