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日电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缅甸《金凤凰报》近日推出《胞波眼中的70年》特别专辑,通过胞波们自身的经历,讲述中缅友好的故事,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祝福。其中,一篇文章通过缅甸青年的视角,聚焦了当地人目光由西向东,越来越多关注中国机会的话题。
文章指出,近年来,缅中两国经贸合作增多,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缅甸外派中国留学生数量大幅上升。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进驻缅甸的中企越来越多,“汉语热”随之出现,不少缅甸本地人也加入了学习的行列。在云南师范大学留学的赛康板说,“越来越多缅甸人的眼睛由西转向东,关注着中国,寻找机会。”
懂缅中两国文化成他求职优势
赛康板是一名来自缅甸东枝的青年,已在中国云南师范大学学习中文7年时间,随着他的中文越来越好,他走出课堂,开启了亲身体验中国文化之旅。
“语言是座桥梁,带我走近中国。”赛康板说,这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丰富传统文化,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也是与缅甸接壤的友好邻国。
在中国学习期间,赛康板的课余生活被各种缅中经贸交流活动填满,“不断有缅中体育、医疗、教育、传媒、经贸等的会议活动,我在其中承担翻译、缅语培训等兼职工作。”
他希望,毕业后能全心全意地参加此类工作,懂缅文和中文以及了解缅中两国文化是他的优势,可以在两国交往中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
“中国现代化程度高、竞争大”
相比赛康板,赛温马到中国学习时间更晚,但他的留学目的更为明确。2017年,赛温马到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开启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之路。
赛温马家乡是缅甸、泰国、老挝边境的城市大其力,有缅泰老三国教学背景。“相比之下,中国的教学强度最大,我的课程专业性很强,每天上课都在紧张地做笔记。”
赛温马说,“中国给我最大感受就都是现代化程度高、竞争大。”赛温马的父母是华人,其自幼接受中文教育,四大名著和汉语古诗词是常伴他左右的儿时读物。赴华之前,他一直认为中国就是《沁园春•雪》当中描述的样子,在中国生活后,他才算真正“认识”了中国。
他在中国教缅文 搭起一座座交往“桥梁”
2006年,缅甸开始积极对外开放,缅中经济领域合作逐渐增多。特别是,2013 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缅中各项合作进一步加深。
近年来,胶漂深水港等系列基建合作项目落地、缅甸对中国实行宽松的签证政策、缅中航线日渐增多、人民币成为缅甸官方结算货币、缅中各大高校分享教育资源、共建科研院所……两国各领域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突破。
合作平台就位,给缅中两国年轻人提供了大量机会,通晓两国语言和文化的青年迅速成为市场和时代的“宠儿”。
为这一刻,一些人已辛苦良久,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教授田温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教导出的一批批学生在缅中交往中,成为一座座“桥梁”。
田温教授于2007年起,在云南高校做缅甸语外派教师,退休后他又欣然接受云南师范大学的邀请,担任该校缅甸语教授至今。
他在中国成为一名外教,缘起于缅中两国在昆明的一场学术交流活动,“当时,在会议上认识了一些来自中国高校的朋友,会议结束后他们邀请我留在中国教缅语。”
年逾60岁的田温教授不仅是一位缅甸语专家,也是一位缅甸文化研究专家,在教授中国学生缅语的同时,他会将缅甸文化传递给学生。
“学习语言是学会交流方式,学习文化是学会相处方式。”田温教授说,亦如缅中两国的“胞波情谊”,是两国文化重要的结合,“‘胞波’在缅语中是兄弟的意思,两国关系从远古传说到蒲甘王朝再到如今,一直如兄弟一般。”
在中国任教期间,田温教授还成为一座“桥梁”,他积极促成了云南高校与缅甸仰光大学、曼德勒大学、仰光外国语大学等缅甸顶级高校之间的合作共享。
近期,他在思考和研究文化在社交领域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既是经济合作也是文化合作,多一些能够让沿线国家人民产生共鸣的文化作品,会更好地让各国民众‘心相通’。”(杨碧悠 缪超)
【编辑:陆春艳】
原标题:缅甸金凤凰报:目光由西转东 缅甸青年关注中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