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位于前门外的广和剧场亮相。这座戏楼建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本报记者 刘平摄
本报讯(记者 于丽爽)昨晚6点,第六届前门历史文化节开幕,开幕式选在前门大街东侧的广和楼举行。京剧《亮相东方》、京韵大鼓联唱《大前门》、将京剧《贵妃醉酒》与意大利歌剧《Time to say goodbye》巧妙融合的《当东方遇见西方》依次登场。当晚,是有着360多年历史的广和楼复建后的第一次亮相。
穿过前门牌楼走进前门步行街,没多远,就能看到东侧一条小胡同口的上方,有红底金字的“广和楼”三个字。往里走,胡同尽头是一座精美的三间四柱冲天牌楼,每根柱顶还站着一只小石狮。过了牌楼正对着影壁,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是一个三面围合的大院子,最里面是大戏台,两侧是游廊。
广和楼坐东朝西,南北两侧是游廊,围合成庭院,游廊高两层,观众可以坐在里面看戏。东侧是戏台,高7米。“牌楼是四柱三间冲天牌楼,柱顶用青白石做的云冠,雕有小狮子。牌楼上画的是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戏楼是大式黑瓦歇山两层戏楼,都是结合历史信息恢复的。”项目设计单位负责人林楠介绍。
这广和楼有什么来头?史料记载,它是京城最早最出名的戏楼,与华乐楼、广德楼、第一舞台并称为京城四大戏园,距今至少有360年历史。日本占领北平时期,广和楼经营萧条,转手后被拆毁,还没来得及重建日本就投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兴建了广和楼,改名广和剧场。2003年前后,前门大街整体改造,此时,经过鉴定,广和剧场已经是危楼了。经各方研究决定,拆掉重建。在原址上复建了广和楼戏楼,并在其南侧新建了广和剧场,总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
“整体的风貌、色彩、样式,都按历史风貌恢复。根据前门地区的整体风貌,砖瓦都是灰色的,木结构是铁锈红颜色。”天街集团该项目设计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复建时查阅了很多历史照片,包括一些古画,在嘉庆年间的一幅画上,还能看到戏楼前面的牌楼,复建对牌楼也进行了恢复。复建后,广和楼还将主要用于文化演出,弘扬传统的京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