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11月3日文章,原题:中国、民粹和全球自由经济秩序的式微,全文如下:
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全球自由经济秩序行将终结。削弱这一秩序的是两大趋势。一是西方尤其是美国相对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国的经济主导优势不断减弱。二是西方内部民粹主义的抬头,它对这个自由秩序的合法性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西方经济主导地位的衰落由来已久。而中国的崛起是变局性因素。在此之前,所有争取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往往把自由秩序的做法和价值观念——其实也是西方社会的——视为理所当然的路线。作为全球自由秩序支柱的多边机构,也是西方按照自己的方式建立的。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崛起引起美国的极大焦虑,但对自由秩序本身从未构成真正威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行事方式开始与自由秩序发生碰撞。
中国的崛起会继续下去,不论外界如何试图围堵其科技发展,以及在国外遏制其投资。那么,未来会怎样呢?
一个常见的揣测是,世界将看到一个陷入困境的西方为维护现状而与崛起中的中国争斗,这是“新冷战”。有人也称之为多极世界。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会分裂为两个互相猜疑、脱离的集团,它们彼此对抗,一个以美国为首,另一个以中国为首,它们之间的贸易、投资、人员、思想和资金的流动会受到严格限制,甚至彻底切断。随着对抗升级,地缘政治紧张将上升,从而增加了军事冲突的风险。
但以冷战作类比是有误导性的。西方和昔日的苏联集团彼此经济上互不相干,它们还有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相比之下,西方和今日中国在经济上、金融上彼此十分密切。市场经济过去是、今后也还将是中国经济活力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执政者毫无意识形态挂帅的意思。与苏联不同,今日的中国也不是一个试图改变别国制度的国家。尽管中国宣传其鲜明的古代文明和传统,但并无输出到国外的目的;中国也无意向别国输出其经济发展模式。
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全球经济逐渐“巴尔干化”,形成几个不同但部分重叠的网络,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金融、科技甚至军事结盟方面自我组织。最大的网络将围绕美国、中国可能还有欧洲这样的“核心经济体”形成。由于其市场规模和经济实力,这些“核心经济体”在各自的网络里制定往来规则。但与冷战时期两大对立集团不同,这些网络不会完全相互排斥。为争取最大的利益,许多国家会设法横跨不同的网络。这些网络本身也会不停地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