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12月1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经济管理》杂志社联合主办,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学界、业界的百余位专家代表围绕技术创新如何赋能社会创业,公益基金会的运行和监管问题,社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展开讨论。
图说: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 主办方供图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致辞时指出,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创业带来了社会供需关系的转变,社会企业家将庞大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当作市场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商业系统中唯利是图的属性,也使得我们整个社会系统变得更加稳定。
徐飞表示,社会创业是一种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型创业形式,在带动经济增长、消除贫困、解决就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公众福利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四推动力”。谈及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创业的发展,他强调,应加强社会创业教育、提升技术赋能和完善生态构建。
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志阳以“从社会创业到社会经济”为题做主旨发言。“公益和商业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刘志阳说,“社会创业是以市场方式和创新方法解决社会问题,作为一种新的创业形式,它可能催生新的社会企业,也可能促使非营利组织或传统商业转型发展。”
图说: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志阳 主办方供图
近两年,我国多家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激励政策助推社会企业的发展。据统计,中国社会企业的数量近四年显著攀升。但由于数据获取困难,刘志阳指出当前学界对中国社会企业的定量研究明显不足。
近期,刘志阳的研究团队分析了2019年全国社会创业家评选申请数据。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一半的社会企业家具有商业企业背景,其中37.3%来源于民营企业;中国社会企业家多为高学历的中青年,96.2%接受过高等教育,92.2%年龄在50岁以下,这两项数据较2017年都有所增长;中国社会企业规模偏小,41.8%的企业员工数目为10人以下,以工商注册的企业身份为主;中国社会企业多数正在解决当下最迫切的社会问题,聚焦于生态保护、社区服务和弱势群体服务等领域。
基于前不久的调研访谈,刘志阳认为,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痛点主要集中在缺乏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导致其合法性模糊及融资困难,难获取资源等方面。调研发现,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未获得过融资,包括外部捐赠、投资和贷款,但相较于2017年,融资难问题有所缓解,且获得捐赠和公益创投的比例有所增加。
社会企业在中国起步不久,合法性不足、缺乏资源制约着其更高质量的发展。在社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态中,公益基金会是重要的一环。作为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夏斌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发言。他首先介绍了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的运营情况,随后就当前中国公益组织发展的资产管理相关政策问题发表了看法。
图说: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夏斌 主办方供图
夏斌提及,《基金会管理条例》第四章财产的管理和使用第二十九条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在他看来,对基金会每年支出资金设定下限指标并不合理,特别是一些处于刚起步阶段且期望办成“百年老店”的基金会往往精打细算,在募资困难阶段更舍不得花钱。
公益基金会通过投资理财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在国外已有非常成熟的运作模式。2018年,民政部公布的《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提及,慈善组织可以直接购买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通过发起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直接进行股权投资;将财产委托给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进行投资。对此,夏斌认为,中国的慈善组织本就缺乏投资经验,囿于人才结构的限制,其风险管理能力远低于专业的金融机构,就目前情况而言“监管过于宽松”。
原标题:智库动态|合法性不足、缺乏资源制约社会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