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频道: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水变冰”百年理论预言

   2019-12-23 中新网5180
核心提示: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水究竟是怎么变成冰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水究竟是怎么变成冰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上百年来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如今,中国科学家在实验上“再现”了水结冰的过程,揭示了这一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在,证实了经典临界冰核理论的百年预言。

12月19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健君、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昕团队领衔完成的科研成果。这也是科学界首次在实验中证实临界冰核的存在。

该成果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健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了解水结冰过程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更是有用的知识——作为一个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它不仅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地质及生命,还在化学工业、低温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细胞和组织的低温冻存、维持疫苗在生产和输运过程中的高活性、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防冰涂层。

根据热力学原理,水分子在溶液中会不停地进行热运动,当温度低于冰点,水分子会趋向进行有序的排列。

冰核的形成,就是水分子的无序热运动和水分子有序排列的竞争结果。当形成的冰核大小超过临界尺寸时,即形成临界冰核时,水才会开始结冰。

近百年前,科学家吉布斯提出临界冰核理论,并被写入教科书。然而,临界冰核的真实面目却始终没人见过。

王健君说,临界冰核是水和冰相变过程中瞬间存在的过渡态——纳秒级别,尺寸非常小——纳米级别。

如今,王健君团队携手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昕教授成功探测到临界冰核。实验结合理论计算,简洁清晰地得到了临界冰核的尺寸。

韩国工程院院士Dong June AHN评价道,该研究在冰成核领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之一。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房家梁】
原标题: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水变冰”百年理论预言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