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文化频道 » 正文

全球揭秘:中国古籍“缩微” 珍贵文献如何多“活”500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4  来源:中新网
核心提示: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4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国家图书馆,有一个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里面的许多工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4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国家图书馆,有一个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里面的许多工作人员几乎需要整日和数据、古籍文献、药液等打交道,最后把一本本已经纸张泛黄的文献资料,转化为缩微胶片。

据了解,缩微胶片可以长期保存达数百年,供读者查阅或者研究。比如全国知名的《赵城金藏》、敦煌遗书等都已经有了这样的保存形式。那么,文献缩微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些胶片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读者们在缩微阅览室参观。缩微中心供图

《赵城金藏》等古籍的“抢救”之旅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于1985年,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包括国家图书馆在内的拍摄成员馆23家。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副主任王浩表示,从1985年开始,中心便组织全国图书馆一起抢救珍贵文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集中力量以缩微胶片为载体全面开展了古籍善本的抢救工作,其中就包括像《赵城金藏》一类的典型代表。”

“以《赵城金藏》为例,其严重损毁的纸本原件虽然已经修复,但并不能经常拿出来供读者使用,出于文献保护以及文物保护的要求,绝大多数古籍尤其是善本都面临类似情况。”王浩介绍。

他说,目前缩微中心带领全国文献缩微业界抢救出来的古籍缩微品,不仅仅可以比纸本大大延长生命周期,还能方便地随时为学界、公众、出版界所阅读、研究。

王浩同时提到,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为代表的中国缩微业界,经过多年努力,抢救了大量具有较高价值的民国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等等。

“一代胶片500年”

王浩介绍,仅从载体存在形式而言,缩微胶片这种形式是最为稳定安全的,在恒温恒湿的库房可以保存500年左右。如此计算,再拷贝一代的话,胶片又能保存五百年,而且在质量上没有太大差别。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工作人员展示制作好的缩微胶片。缩微中心供图

“缩微胶片是直接拍摄的,是模拟影像,借助放大工具便可以以肉眼识别,介质本身非常稳定。”王浩说,另外随着技术发展,已经做好的缩微胶片,也可以“数字化”。

王浩计算,截止到2019年,已缩微抢救的18.9万种文献中,大概有11.7万种,7600多万页影像通过缩微文献数字化技术扫描为数字影像,其中大部分已经上网供读者使用。

“许多古籍文献很脆弱,已经扫描过的就进行‘数转模’,直接从数字影像转化为缩微胶片。”王浩介绍,随着数字缩微等先进技术与理念的逐步推广,数转模技术,也就是从数字资源转换为缩微胶片的技术也逐步应用于珍贵图书的长期保存工作中。

从分类整理到质检入库:“母片”的制作之旅

文献整理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文献缩微工作的起点。工作人员程积安手头正在整理分类的,是一批民国期刊,册页已经泛黄。

“相对而言,它们算保存状况比较好的。”程积安介绍,民国时期的书籍纸张一般酸化比较厉害,质地偏脆,“这些期刊装订整理后,要做一个清单,列出书的名字,可以拍摄多少卷胶片,将来归档时脉络会比较清晰。”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一些待拍摄的期刊文献。上官云 摄

从文献整理室出来,拐个弯,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就可以看到拍摄室。缩微中心工作人员马红旭正坐在操作台前,准备拍摄一本民国书籍。

“镜头在正上方,快门是脚踩式的,左上方的灯光可以调节合适的亮度。”马红旭一边说话,一边熟练地为文献“拍照”,“按规定,67拍内不允许有错误,也是为了尽量避免裁剪接片,不然初期拷贝时,接头的地方容易断。”

她算了一下,每天大概能拍1000拍左右。如果遇到折页的表格等,就稍微麻烦些,重新调整拍摄参数,“有时出现问题就必须重新拍,因为胶片是要长期保存的,容不得半点差错。”

这之后,再经过冲洗、质检、数据编目等工序,确认合格的胶片才能入库保存。

与灰尘“作战”,与数据、药液“过招”

的确,“文献缩微”要常年与古籍文献上的灰尘“作战”,要不分寒暑地在恒温恒湿的缩微胶片库房中穿梭,也要日复一日地与各种药液、数据、参数“过招”。

点击进入下一页
自老图:一位工作人员演示如何为文献“拍照”。缩微中心供图

“这样缠成一卷一卷的合格胶片就是‘母片’,黑底白字。”摄制与技术服务组组长樊亚宁展示了一卷胶片,“母片有两种规格,一种是35毫米,一般拍摄善本和报纸;一种是16毫米,一般用来拍图书、期刊等。”

“母片很珍贵,拍完后以此为基础复制出一套拷底片,之后母片就放入库房长期保存。”樊亚宁介绍,“拷底片就可以拿来进行复制,供读者查阅,或者还原成文献原本大小,做展览等都可以用到。”

王浩则小小地算了一笔账。他说,第一代母片拍摄时都是用16毫米或35毫米规格的胶片,生片一卷就是三十米,如果把所有成员馆抢救完成的缩微胶片长度都计算进去,那么目前,这些母片的长度超过了四千公里。

他说,接下来会把抢救重点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献上,“这大概也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吧。”(完)

【编辑:罗攀】
原标题:揭秘古籍“缩微”:珍贵文献如何多“活”500年?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