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联组会:大中小幼学校打破“围墙”
人民网北京1月12日电 (尹星云)昨天上午,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王宁参加了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的民进、教育、科协界别联组会,与委员们交流互动。
政府购买法律服务进校园、将学习型城市建设列为专项改革任务、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为中小学生配备校车……座谈会上,20位市政协委员竞相发言,建言献策。每位委员发言时间不长,但句句直奔主题。
衔接和贯通,成为委员发言关键词。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将逐步打破“围墙”,德育教育、学科培养等都将打通更畅通的“绿色通道”。
浓浓爱国情如何在校园不断深植,委员们纷纷支招。来自科协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屈锋说,寒假马上就到了,我希望孩子们不要在补课中度过,不妨来一次红色旅游。同时,我们也应该开发一批有意义的影视作品、游戏等,让学生们愿意看,主动看。来自教育界别的市政协委员王蕾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设置要合理,不能单纯依靠思政课“孤军奋战”。我建议加强高校师范生德育教育能力的培养,在教师资格证笔试和面试中体现育德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考核。来自教育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刘飞建议说,要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北京的孩子们了解和记住“初心”。
法制治校,也应打造系统化的教育。“我建议政府购买法律服务进校园。”北京市政协委员郑华军开门见山,这种服务应该覆盖全市所有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不要分配制,不能把所有工作都压给主管法制的副校长;可以是菜单式的,律师可以为学校制定制度章程提供智库,一对一地指导校园纠纷的诉前调解,并将校园的法制教育打造得更有体系。”
人才培养,大中小学的联动机制,更成为很多委员关注焦点。来自教育界别的市政协委员程凯说,要从顶层设计上建立中小学教育联动,打通人才贯通培养的“绿色通道”。“可以建立深入各学区、各学片的工作室,开展高校学科专业普及,让教师和家长了解高校。”他说,可以建立一个大中小学的“区块链”模型,建立孩子从小到大关键点的学习记录,更好的培养“专才”和“通才”。
每一条建议,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黄侃都一一记录,他说:“这些建议都将被认真梳理,认真研究,认真解决。”
如他所言,去年的一些委员建议有些已经落实了。“比如教育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教师绩效改革,今年还推出了校长评级,第一批特级校长刚公示结束。”王宁说,今年的建议有些要列入2020年计划,有些要写入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我们希望把大家的意见汇聚成教育治理的方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