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正文

探析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动态与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31
核心提示:  如今,伴随着经济结构性复苏,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正面临一系列内外部新形势: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消费品进口市场,中国制造劳动

  如今,伴随着经济结构性复苏,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正面临一系列内外部新形势: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消费品进口市场,中国制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多项重量级自由贸易区协定颁布实施,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写着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格局。

  而其中又有哪些在深深影响着全球纺织品服装供应链模式?哪些因素或将成为判断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走势的可靠依据?尽管目前全球经济走势仍不明朗,但通过分析近5年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特点,或许能使我们判断行业走向时有据可循。

  纺织贸易对经济波动高度敏感

  2005年配额取消以来,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走势呈现出较大波动。探究其中走势规律不难发现,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同步,并且对经济波动高度敏感。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发布的年度统计数据,2005~2011年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率和世界经济增速发展走势基本吻合。

  当世界经济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如2005~2007年),纺织品服装贸易也呈现稳步增长。而2008~2010年世界经济陷入金融危机,贸易规模则随之一落千丈,其中2009年全球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分别锐减15.5%和13.2%。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较宏观经济波动更为剧烈。例如,2011年世界经济增幅从2010年的5.2%降低为3.9%,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则大幅缩水25.7%和30.4%。这一现象与当前纺织品服装“全球制造”的生产模式不无关系。由于生产在各国间“流水作业”,因而“中间品贸易”规模可以数倍于成品贸易,当终端产品需求出现变化时,整条供应链上的贸易活动均受到连锁影响,震荡效应被放大。

  这也反映出当下全球纺织服装产业越发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另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减缓至3.5%,预示着2012年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仍可能处于低谷状态。

  地理因素决定产业优势

  近几年,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格局变化过程中,欧洲、亚洲、美洲地区进一步控制纺织品服装出口,地理位置因素对贸易格局影响日益凸现。截至2010年,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地区合计占全球纺织品出口额比重已经达到94.2%;而亚洲、欧洲和南美、中美洲地区合计占全球服装出口额比重则达到92.9%,出口向上述区域集中的趋势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尤为明显(如表1、表2所示)。

  地理位置在无配额时代成为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绝非偶然。一方面,无论在欧洲、亚洲还是美洲地区,目前均已经形成一条较为成熟、稳定的区域性纺织服装生产贸易网络,即地区内国家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纺织产业发展阶段,对产品设计、纺织原料生产及服装加工等工序形成纵向分工,而成品在区域内也具有相当规模的有效需求。

  相比之下,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国家或因远离终端消费市场或无法自给纺织原料,被排除在主要区域性纺织服装生产贸易网络之外,因而其产品出口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另一方面,随着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各国纷纷转向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这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相关区域性纺织服装生产贸易网络的运行。与之相对应的是,劳动力成本因素对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的影响今后将有所减弱。

  服装消费倚靠核心市场

  纺织品进口市场多元化

  目前,全球服装进口市场仍集中于欧盟、美国和日本,而纺织品进口市场呈现多元化。2006~2010年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传统市场合计占全球服装进口的比重基本稳定在74%~78% 之间,表明收入水平对服装消费需求仍然具有决定性影响。尽管一些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开始扩大服装进口消费,但其进口总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例如,2010年虽然金砖四国服装进口额平均增幅超过11%(中国和巴西进口增幅更是分别达到36%和40%),但四国进口总量合计仅占世界的3.1%。这表明,虽然新兴经济体的消费市场前景目前被普遍寄予厚望,但就其对全球服装消费的拉动效应而言,不应作过高估计。另一方面,2006~2010年全球纺织品进口市场主要包括欧盟、美国、中国和中国香港,但其占全球纺织品进口份额呈逐年下降之势,超过52.74%的进口需求来自其他地区,尤其是尚不具备纺织品自给能力的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发生新转变

  发展中国家面临考验

  目前来看,虽然纺织品服装仍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机会,但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之路步履维艰。相对于其他工业制成品,纺织品服装仍属于偏劳动密集型,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结构份额将不断提高。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2010年纺织品服装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分别仅为1.7%和2.4%,较2005年时的4%和5.4%已有大幅下降。

  纺织品服装目前仍然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特别倚赖的出口机会(如表3所示)。例如,2010年纺织品服装占低收入国家(年人均国民收入低于1005美元)货物出口的比重平均高达68.4%,占中等偏低收入国家(年人均国民收入在1006~3975美元之间)货物出口的比重也平均达到27.2%。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正面临被长期锁定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低端的窘境,尤其是难以提升本国纺织业的发展水平。从表3中进一步可以发现,2005~2010年,中低收入国家(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比率不但未能按照传统纺织产业阶段发展理论所预测的那样缓慢增长,反而有所下降。

  而高收入国家(即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则从2005年的2.4上升为2010年的2.7,反映出其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纺织品。在产业链高度垂直分工的背景下,如何既基于比较优势扩大服装出口,又能逐步摆脱对进口纺织品的依赖,通过进口替代实现产业升级,成为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中国制造”承压前行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一哥”地位难以撼动,但出口优势开始面临挤压。从总量上来看,2010年中国对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分别达到770亿美元和1298亿美元,均名列世界第一,出口领跑地位中短期内尚无任何国家或地区可以取代。但从市场份额角度来看,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优势面临空前挤压。

  例如,2010年中国纺织品出口所占全球份额已经从2009年的28.3%下滑至26%。服装方面,虽然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2010年继续从2009年的34%上升至36.9%,但在美国市场,其2011年的市场份额却下滑近3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的是,越南、孟加拉国等国的市场份额却节节攀升。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国内生产成本上升,未来数年内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将继续被削弱,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下降。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