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李文亮也是"假阴性"受害者?各种假设仍需逐一检验

   2020-02-08 网易新闻5590
核心提示:原标题:李文亮也是"假阴性"受害者?各种假设仍需逐一检验李文亮医生的病情从突然恶化到离世,间隔时间非常短。病毒如何造成重症

原标题:李文亮也是"假阴性"受害者?各种假设仍需逐一检验

李文亮医生的病情从突然恶化到离世,间隔时间非常短。病毒如何造成重症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各种假设都还需要逐一检验。

“抗疫英雄”李文亮医生的病情从突然恶化到离世,间隔时间非常短。不过根据李文亮在1月30日接受采访时的信息,他那天的核酸检测已经转阴性,两天后又转为阳性。这也引发了网友的议论:“核酸检测已经转阴性,怎么病情还会恶化?是不是李文亮也是‘假阴性’的受害者?”

还有网上传言称,新型冠状病毒“太聪明”,会“若隐若现”,“阴阳变化不定”,因此很有可能会“转阴后又转阳”。

国家卫健委和世卫组织在2月7日分别召开发布会,都没有公开李文亮的病情史和治疗过程。在李文亮病情史没有公布之前,这些猜测都没有科学依据。

一位前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病毒免疫学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病毒如何造成重症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各种假设都还需要逐一检验。”

核酸检测“阴转阳”是伪命题

“转阴后又转阳是个伪命题,因为检测‘转阴’也无法作为病人是否仍感染病毒的唯一判断依据。病毒载量低,也有可能检测不出。”一位诊断行业专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2月5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并不是所有的病患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对于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也不过只有30%至50%的阳性率。通过采集疑似病例咽拭子的办法,还是有很多假阴性。”换句话说,可能有一大半真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核酸检测会是“阴性”。

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一位临床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造成假阴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主要是两个,一是临床医生的取样,现在大多数是依靠鼻咽拭子取样的,对核酸检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经验的医生采集高质量的标本;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试剂盒的灵敏度。”

针对试剂灵敏度不够的问题,上述诊断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病毒爆发之初,使用核酸检测的方式也是权宜之计。核酸检测并不是病毒检测的“金标准”。但是在新病毒出现时,核酸检测的方法最快速有效。

“核酸检测属于分子诊断,最快速,相对容易做,但缺点在这次的诊断中也暴露得很明显,就是灵敏度低,所以在过去经常用在科研实验室,临床较少使用。”上述诊断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w12345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