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全球报道:武汉一线专家,对新冠肺炎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0  来源:腾讯新闻
核心提示:近期,一直在武汉从事重症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有机会一线接近武汉抗疫现场,也引发了一点感想。在武汉一场内部的医学会议上,几

近期,一直在武汉从事重症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有机会一线接近武汉抗疫现场,也引发了一点感想。

在武汉一场内部的医学会议上,几个医疗界大咖学术观点仁智互见。从事传染病的强调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从事呼吸的强调这次病毒攻击的靶器官是肺,所以肺部抗病毒、呼吸机使用、清理气道至关重要。从事重症的则强调,不能一叶障目,病毒攻击的是人类的免疫系统,激发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造成全身多系统器官的损害,才是真正机理。

学术问题讨论很必要,这次“新冠肺炎”考验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卫生医疗制度,更考验的是全社会的一个应急体系。现在,不从政策、安全、舆论等社会政策等大体系来讨论这个问题,我就仅仅从医疗卫生制度方面,谈几点小思考。

在这场抗疫中,各种新药、新技术发挥了很多作用,有效地救治了一大批危重病人。有些人在看到临床工作重要性的时候,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以健康为中心”,“全生命周期”重视预防、临床、康复三驾马车的“健康中国”理念。实际上,武汉的这场抗疫,恰恰是“健康中国”的高度体现。可以这么说,如果平时注重预防医学,对华南海鲜市场、野生物加强管理,完全有可能避免这场“新冠肺炎”的冲击。正是由于预防医学第一道防线的失守,对临床医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

作为传染病的这种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有很系统的法律和制度。但为什么这次肺炎迟迟没能如期启动应急机制呢?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图

毫无疑问,各级医疗机构是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最重要的报告人,但是,这个任务往往落实在医院的保健科,而许多医院的保健科人员缺失必要的公卫专业知识。并且报什么疾病、如何报,有时必须征求上级部门领导同意。一些部门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持观望态度,迟迟不肯“吹哨”。

能否建立一种应急预警机制、网络直报制度,给每个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发一个“哨子”,而不仅仅是保健科的几个人。当然有人会反对,说会不会有“虚假哨声”,成为引发烽火戏诸侯的“乌龙事件”。医务人员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偶尔发生几起乌龙事件,引起社会警觉,和全社会的公共安全相比,孰大孰小呢?

新冠肺炎,提出了另外一个思考:武汉有部分病人住院困难,无法及时就医,那么,中国的医疗资源是否紧缺呢?资料显示,迄2018年,中国的卫生机构已经突破100万大关,其中医院有3.2万个,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有1000万张左右。和全世界任何国家相比,我们的医疗资源是不缺少的,我们缺失的是全局的调剂应急机制。在很多地方,包括武汉,很多民营的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在这场“战疫”来临期间都关门了,能否在短时间内充分征用并启动这些医疗机构?如果再不够,在严密隔离的前提下,病人运送,能否周边省份医疗资源调剂、全国一盘棋呢?

浙江在线 图

刚刚得知,元宵节,今天,一个“新冠肺炎”的妈妈,在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在浙大一院生产了一个健康的“元宵宝宝”,这个消息,给了这个非常时间一个乍暖还寒的初春、一个惊喜。我突然想起了电影《无问西东》的经典细节——主人公看着那些在医院病房刚刚出生的婴儿,问了一句经典台词: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系统的应急体系,一个捆住野兽的笼子,而不仅仅是出现几个“打虎英雄”,我想想,这些婴儿们还是会欣然前来的。

(作者:陈作兵,系赴湖北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指导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来源:光明时评

责编:王子墨

编辑:张永群 孙小婷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