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全球科技频道:中国航天迎鼠年开门红:战“疫”不停工 火箭再升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1  来源:中新网和腾讯视频
核心提示:视频:一箭四星!中国成功发射4颗新技术试验卫星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题:(抗击新冠肺炎)中国航天迎鼠年开门红:战“疫”不停工

视频:一箭四星!中国成功发射4颗新技术试验卫星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题:(抗击新冠肺炎)中国航天迎鼠年开门红:战“疫”不停工 火箭再升空

作者 郭超凯

20日早晨5时的大凉山还是一片寂静。伴随着01指挥员张光斌按下发射按钮,熊熊烈焰之下,长征二号丁火箭托举新技术试验卫星C、D、E、F4颗卫星拔地而起,直冲云霄。

点击进入下一页
孙公明 摄

火箭升空飞行约8分钟后,已在预定海域等候多时的远望3号船及时发现并成功捕获目标,两套船载航天测控设备迅速接收到火箭遥测参数、开展测量工作,并准确向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送数据。许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控大厅传来阵阵掌声,4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2020鼠年春节过后中国航天取得的“开门红”。

事实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航天发射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挑战。在武汉“封城”、全国延迟上班复工之际,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中国航天人始终没有停止过手中的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火箭、卫星和发射场等各条战线的航天人连日奋战在航天发射第一线。

为了保证任务顺利实施,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试验队员们放弃春节假期,“逆行”西昌。1月30日,大年初六,着厚重的口罩,长征二号丁火箭火箭团队一行23人踏上了西昌之旅。

点击进入下一页
孙公明 摄

此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作为火箭总设计师的洪刚坦言:“如何组织好任务,防控好疫情,确保两不误、双胜利,确实感觉到任务重、责任大。”幸运的是,在火箭试验队员的努力下,长征二号丁火箭成功实现了新研一体化测发控设备首次使用和一箭四星串并联发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射的新技术试验卫星F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2月20日恰逢该院成立52周年。为了保证任务顺利实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新科研生产保障方式,采用发射场远程测试系统,打通了远程测试数据、音视频调度等多维信息通路,大大降低人员流动风险,有效保证了发射场型号测试质量。

为确保年度发射任务不受影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着力强化任务组织指挥和质量管控,大力加强任务中的技术风险排查、质量隐患管控、现场作业管理,有效防止因人员减少、流程缩减等因素可能带来的技术风险,确保按时发射、安全发射、成功发射。

对航天人来说,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2003年抗击非典颇有几分相似之处。2003年非典暴发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任务造成了一定影响,所幸中国航天人不辱使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2020年被誉为中国航天的“超级大年”。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首次火星探测、载人空间站建设……一些列重大工程亟待开展,2020年中国的航天计划早已排得满满当当。

“火箭升空刺苍穹,西昌烈焰破黎明。举国战疫冲关际,盛谢航天助壮情。”4颗新技术试验卫星顺利升空之时,一位航天试验队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完)

原标题:中国航天迎鼠年开门红:战“疫”不停工 火箭再升空

【编辑:房家梁】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